哈18小说网

哈18小说网>【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项部1-1-(第1页)

-项部1-1-(第1页)

脑疽偏脑疽

脑疽生长在项部后方进入发际的正中间位置,归属于督脉经。

偏脑疽生长在项部后方进入发际内,向旁边偏离一寸半的地方,归属于膀胱经,与湿瘰疬有所不同。

脑疽长在项部正中属于督脉,长在左右两侧的偏脑疽属于太阳经,阳证的正脑疽和阴证的偏脑疽,在病情的难易程度上有区别,其治疗方法与痈疽的基本大法相同。

【注释】这种疽病有正脑疽和偏脑疽之分。正脑疽归属于督脉经,长在进入发际处,称为脑疽,俗名叫对口;偏脑疽归属于太阳膀胱经,称为偏脑疽,俗名叫偏对口。正脑疽是由于阳气亢盛、热邪至极而产生的,其症状大多是局部焮红肿胀疼痛,颜色鲜红鲜活,根部收束、顶部尖锐,疼痛时发时止。督脉阳气极为旺盛,起始于尾闾,向上贯穿头顶,挟带毒邪上升,所以正脑疽容易化脓、容易腐溃、容易收敛,大多属于顺证。而偏脑疽是由寒热错杂所引发的,其症状为漫肿,颜色灰暗,疮形平塌,质地坚硬。足太阳经外表属阳、内里属阴,经气从头走向足部,阳气下降、阴气凝聚,所以偏脑疽难以化脓、难以腐溃、难以收敛,大多属于逆证。还有兼有风湿的情况,其疮根又容易向周围扩散、旁流。所以对于顺逆这两种病症,治疗时应当辨别是痈还是疽。脑痈的特点是皮薄容易破溃;脑疽的特点是皮厚难以破溃。初起若有表证,会使人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适宜服用荆防败毒散;若有里证,会使人出现口唇焦紫、口渴严重、大便干结燥结的症状,适宜服用内疏黄连汤。如果疮疡之势已经形成,按照痈疽肿疡、溃疡相关门类的大法来进行治疗。

荆防败毒散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川芎枳壳(麸炒)茯苓(各一钱)人参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寒甚,加葱三枝。

【方歌】荆防败毒治初疮,憎寒壮热汗出良,羌独前柴荆防桔,芎枳参苓甘草强。

内疏黄连汤(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天柱疽

天柱疽生长在项部后方大椎骨的高尖部位,归属于督脉经。

天柱疽发于天柱骨处,是上焦郁积的热邪蕴蓄在督脉所致。艾灸后出现水疱才属顺症,若患处色黑、形态凹陷则为逆症,情况凶险。

【注释】这种疽生长在项后高骨处,此骨名为天柱骨,也就是大椎骨。疽刚开始发作时,形状像卧蚕,因上焦郁热,蕴蓄于督脉,会导致肩背拘紧,痒感深入骨髓。应在疽上用艾灸治疗,如果艾灸后起疱,这是顺证;若不起疱,则是逆症。

甚至出现患处颜色发黑、形态凹陷,流血不止,溃烂后神志昏迷,伴有呕吐、恶心等症状,这是极为凶险的情况。其内外治疗方法与脑疽相同。

鱼尾毒

鱼尾毒长在项后发际下方两侧的角处,俗名叫燕尾,它其实就是偏脑疽的轻症,左右两边都会出现。

鱼尾毒生长在项后发际的角部位置,无论是在左边还是右边,病情都较为轻浅。这是由于膀胱经湿热引发,发病七天左右就会破溃。破溃后脓液流出,肿胀消退,疼痛自然就会缓解。

【注释】这种毒疮生于项后发际两旁的角部,是由足太阳膀胱经的湿热凝结而引发的。该毒疮要么在左边,要么在右边,病情都较轻。初起时适宜用荆防败毒散治疗;快要化脓时,适宜服用托里排脓汤。它的外治方法,和痈疽肿疡、溃疡等各种病症相同。

托里排脓汤

当归白芍(酒炒)人参白术(土炒)茯苓连翘(去心)金银花浙贝母(各一钱。去心)生黄芪(二钱)陈皮(八钱)肉桂(六分)桔梗(胸之上加一钱)牛膝(下部加八分)白芷(顶之上加五分)甘草(四分)

取一片生姜,加入三盅水,煎熬至剩下一盅,在饭后间隔一段时间,温热后服用。

【方歌】托里排脓治溃疮,排脓消肿实称强,归芍四君翘桂芷,银芪贝桔膝陈良。

荆防败毒散(见“脑疽”相关内容)。

百脉疽

百脉疽生长在环绕颈项的部位。

百脉疽发病时的肿胀、颜色和形态表现为,肿物牵引耳部并环绕颈部,颜色呈紫红色,伴有疼痛、发热、不想进食、气逆咳嗽等症状。如果进行针刺,刺出脓液为吉利之象,刺出鲜血则情况凶险。

【注释】这种疽初发时,有大小不等的数块漫肿,环绕在颈项周围,颜色紫红,患者感到疼痛发热,没有食欲,气往上逆并伴有咳嗽,肿势还会牵引到耳部。发病十五日后可以针刺,若延误时间,毒邪会攻向咽喉。针刺后流出脓液的,病情趋向好转;若流出的是鲜血,病情就较为严重。其余的治疗方法按照痈疽肿疡、溃疡相关门类的方法进行。

结喉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影帝每天都在翻车  AI的虐文改造计划[快穿]  金玉缠枝  脏东西CP  光怪陆离  [电竞]有本事别喜欢我  梦渔  嫡兄  死去的男友又在给我开后门了(无限)  奸臣的烧火丫鬟+番外  重启人生:携异能问鼎官场  牧歌行+番外  向春归  废星上的游乐场  你男朋友我也很喜欢  医梦(探案)  琴酒和红方称兄道弟  虽然是朋友  怪物no.1只想当个开锁匠  皇天无极经之天人归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