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咱们说到,自打诺曼底登陆之后,盟军一路高歌猛进,打得德军是屁滚尿流,溃不成军。乐观的情绪,像法国的香槟一样,在盟军的指挥部里到处冒泡。大家都觉得,这场该死的战争,说不定能在1944年的圣诞节前就彻底搞定。
然而,一场名为“市场花园行动”的、雄心勃勃的豪赌,彻底打碎了这份乐观。那场“一桥之遥”的失败,不仅意味着盟军未能“走后门”一步迈进德国,其真正的、灾难性的战略代价,现在才刚刚显现出来。
“市场花园行动”就像一场挥霍无度的豪华派对,消耗了盟军手里本就不多的、宝贵的运输机、燃料和指挥官们全部的精力。而这些资源,本可以,也本应该,被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比如,尽快肃清斯海尔德河口,打通安特卫普港。
由于这个欧洲第一大港口迟迟无法使用,盟军所有的补给,仍然只能依靠诺曼底那个小小的、临时的桑葚港,以及被严重破坏的法国铁路系统,像挤牙膏一样,艰难地往前线输送。这就导致了一个致命的后果:巴顿将军的坦克没油了,霍奇斯将军的炮兵没炮弹了。整个盟军的进攻锋线,就像一辆百公里油耗三百个油的超级跑车,刚跑了几百公里,就趴窝了。
因此,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所坚持的“宽大正面”战略,从一种主动的选择,变成了一种由后勤匮乏所决定的、无奈的必然。他根本没有足够的油料和弹药,去支持蒙哥马利元帅所设想的那种“尖刀突击”。
盟军将不得不为“市场花园”的失败,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只能在欧洲深秋的泥泞和鲜血中,一寸一寸地,艰难地向着德国边境,缓慢地蹭过去。
就在盟军因为“堵车”和“缺油”而停滞不前时,在战线的另一边,一个被一些德国人称为“奇迹”的转变,正在悄然发生。
自打盟军解放法国后,从法国溃退下来的德军,一度濒临总崩溃。部队士气低落,建制混乱,士兵们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然而,盟军的这次意外“刹车”,给了他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喘息之机。抓住这个机会的,是一位被希特勒从东线火速调来的、他最信赖的防守大事莫德尔元帅。
一到西线,他便以惊人的速度,开始重组防线。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垃圾佬,将那些被打散的师级单位的残部、后方的文职人员、甚至海军和空军的地勤人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搜罗起来。然后,把他们胡乱地编组成一个个临时的“战斗群”,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部署到了德国的边境线上。
他的任务,是守住那条早已被废弃的“西部壁垒”,也就是盟军口中的“齐格菲防线”。
这条防线,在1940年法国战败后,长期被忽视。许多武器和装备,都被调往了法国海岸的“大西洋壁垒”。以至于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曾不止一次地嘲笑它“比一个建筑工地好不了多少”。
但在希特勒的严令下,成千上万的强迫劳工、14到16岁的“希特勒青年团”少年,以及当地的平民,被紧急动员起来。他们夜以继日地,重新加固碉堡,挖掘反坦克壕。
尽管这些钢筋混凝土的碉堡和一排排被称为“龙牙”的反坦克桩,在技术上已经有些过时。但它们与德国边境那崎岖、多山、多森林的地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仍然构成了一道令人生畏的屏障。
盟军最初的后勤失误,与德军的防御重组之间,形成了一种致命的、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盟军每因为缺少一加仑汽油而停顿一天,莫德尔就多出一天的时间,将又一个残破的营,送到齐格菲防线的某个碉堡里。
盟军的停顿,是德军能将一场世纪大溃败,转变为一场有组织的、顽强的防御战的关键因素。反过来,德军防线的日益巩固,又迫使盟军需要消耗更多的炮弹和物资,来进行血腥的攻坚战。这进一步加剧了本已紧张的后勤压力,形成了一个残酷的、无解的消耗战循环。
战争,并未如盟军所愿的那样,在圣诞节前迅速结束。而是在德国的门槛前,转入了一个血腥、苦涩、且泥泞不堪的深秋。
亚琛之战的计划,在美国第一集团军司令考特尼·霍奇斯中将的脑海中,是一次非常经典的、教科书式的钳形攻势。他的目标很明确:避免陷入残酷的城市巷战这个大泥潭。
他计划,让查尔斯·科莱特少将的第十九军,从亚琛的北面发起进攻;而让大名鼎鼎的柯林斯少将的第七军,则从南面进行突击。这两支部队,就像一把巨大铁锤的两面,其最终的目标,是在亚琛东北部的维尔瑟伦镇会合,从而将这座德国的古城,像一块烧红的铁块一样,牢牢地砸在铁砧上,彻底包围城内的德军守军。
10月2日,行动正式开始。
北翼,第30步兵师(绰号“老山胡桃”)的士兵们,向齐格菲防线那些坚固的碉堡,发起了猛攻。这是一场最原始、最血腥的战斗。美军的士兵们,用上了他们所有的家伙事儿:炸药包、火焰喷射器、坦克炮……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地,去硬啃。
南翼,经验丰富的第1步兵师(绰号“大红一师”),也稳步向前推进。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德军的抵抗意志,远超他们的预期。当战争打到了德国本土,当士兵们脚下踩着的是自己祖国的土地时,德军士兵的战斗精神,似乎被重新点燃了。
一名被俘的德军军官,后来在审讯中说道:“突然之间,我们不再是为纳粹而战,我们是保卫家园的德国士兵。”
这种顽强的、近乎绝望的抵抗,使得美军合围圈的闭合过程,变得异常的缓慢和血腥。
对于盟军而言,亚琛,只是一个军事目标。它是通往鲁尔河平原和德国工业心脏地带的一个重要门户。
但对于远在柏林地堡里的阿道夫·希特勒来说,这座城市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亚琛,是“欧洲之父”查理曼大帝的故都,是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纳粹宣传中所谓的“第一帝国”——的象征。失去这座城市,将是对纳粹意识形态和整个德意志民族自豪感的、一次沉重无比的打击。
因此,希特勒下达了一道不容置疑的、疯狂的“元首令”:亚琛,必须成为一座“要塞”!它必须战斗到最后一人、最后一颗子弹!
他下令,疏散城中所有的平民。城里的指挥官,第246国民掷弹兵师的格哈德·威尔克上校,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困境:一边,是军事上毫无希望的现实;另一边,是来自最高统帅部的、不容违抗的疯狂命令。
当合围圈最终在10月16日艰难地闭合时,攻入城内的任务,落在了“大红一师”的第26步兵团肩上。
对于那些习惯了在法国开阔的田野里作战的美国大兵来说,亚琛那狭窄、古老的街道,瞬间变成了一个三维的、立体的、充满死亡陷阱的迷宫。
德军的守卫者,充分利用了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栋建筑。
他们通过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像鬼魅一样,神出鬼没地出现在美军的后方,发动突然袭击,然后再消失于黑暗之中。这迫使美军不得不调来工兵,用炸药去封锁每一个他们能找到的下水道入口。
每一座坚固的、用石头砌成的欧洲古老建筑,都成了一个小型堡垒。美军必须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一个地窖一个地窖地,去进行血腥的清理。美军中士哈利·雷诺兹,后来回忆起当时士兵们中普遍的情绪时说,他们所有人都知道,德国人“绝不会轻易放弃这座城市”,这让整个气氛,都异常地紧张和压抑。
正如我们在讲斯大林格勒战役时说过的那样,巷战,直到今天依然是最难打的战斗形式。无论你手里有多先进的武器——无人机也好,坦克也罢,哪怕高科技装备琳琅满目,一旦进入城市街巷,那些技术优势往往就成了摆设,统统得趴窝。
面对这种牛皮糖式的顽强抵抗,美军指挥官们,采取了一种极其残酷,且财大气粗,但却极其有效的美式战术:用绝对的、压倒性的火力,来取代人力。
他们将155毫米的“长脚汤姆”自行火炮和m10坦克歼击车,直接开到了街道上,对着那些德军据守的建筑物,进行近距离的直瞄射击。一炮不行就两炮,两炮不行就十炮,直到整栋建筑,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和滚滚的烟雾中,化为一堆瓦砾。然后,才让步兵小心翼翼地进入,去清理那些幸存的抵抗者。
这是一种纯粹的、工业化的城市摧毁模式。其核心逻辑,就是用炮弹的消耗,来换取士兵生命的保全。亚琛,这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君王之城,就这样,在美军的炮火下,被系统性地、一块一块地,夷为了平地。
战斗的最后几天,焦点集中在了市中心的奎伦霍夫酒店。这里,是威尔克上校最后的指挥部。此时,他手下的部队,已经弹尽粮绝,伤员躺在地上,得不到任何救治,只能在痛苦中哀嚎。
美军的心理战,也达到了高潮。飞机在他们的头顶上盘旋,散发着雪片般的劝降传单。巨大的扬声器,用标准的德语,一遍又一遍地,呼吁他们放下武器,保证给予他们人道的待遇。
威尔克上校,面临着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艰难的抉择:是遵从元首那不切实际的命令,带领自己的残部,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百分之百会全军覆没的自杀式战斗?还是违抗命令,拯救自己手下那几百名士兵的生命?
10月21日,他做出了选择。他正式向美军投降。亚琛,成为了第一个被盟军占领的德国城市。
当美军最终进入市中心时,他们发现,自己占领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死城”。曾经繁华的街道,被堆积如山的瓦砾所堵塞,到处是烧焦的坦克残骸和轰然倒塌的建筑。只有大约4000名平民,面容憔悴、眼神空洞地,从地窖和防空洞中,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
这座君王之城,在现代战争的铁蹄之下,变成了一片冒着黑烟的巨大废墟。
这场战斗,深刻地揭示了战争末期,两种截然不同的“总体战”逻辑。纳粹的逻辑,是意识形态化的、非理性的。为了维护一个虚幻的象征,不惜牺牲一座城市和数千名士兵的生命,完全无视军事上的可能性。而美国的逻辑,则是工业化的、实用主义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的伤亡,不惜动用压倒性的物质力量,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彻底地摧毁。
两种逻辑的碰撞,最终导致了亚琛的毁灭。这座城市,与其说是被“攻占”,不如说是被“消灭”了。
如果说亚琛之战,是一场发生在城市里的、看得见的、惨烈的绞肉战。那么,紧随其后,在亚琛东南方那片广袤森林里打响的战斗,则是一场看不见的、阴森的、吞噬灵魂的地狱之旅。
许特根森林之战的开端,并非源于某项宏大的战略计划,而是一次看似合乎逻辑的战术调整。然而,正是这次调整,却将美军,拖入了一场长达数月、且毫无意义的噩梦。
1944年9月中旬,当柯林斯将军的第七军,正沿着亚琛以南的“斯托尔贝格走廊”,向着鲁尔河高歌猛进时,第一集团军司令霍奇斯将军的目光,投向了其右翼那片广袤而阴暗的森林。
这片占地约50平方英里(约140平方公里)的许特根森林,对霍奇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威胁。这位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战经验影响的将军,对于自己暴露的侧翼,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病态的担忧。在他看来,这片茂密的、地形复杂的森林,是德军集结反击部队的理想场所。他总觉得,德国人会从森林里,突然杀出来,像一把匕首一样,狠狠地刺入他那被拉得过长的战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吸引狄仁杰 穿进忍界后每天迫害黑绝 逆鳞帝途:九皇子的崛起 回国后当上了和哥哥一样的海王 贵族学院女配也要修罗场吗? 当财神从无限世界开始 穿越王妃:医毒双绝震九州 谶鞘 器! 在古代讨生活的这些年 洪荒小蚊子 爆笑仙途之逗比天尊 克苏鲁跑团要命?美少女护我前行 山川明月皆是你 穿到古代,被五个男人盯上了 红警:龙国崛起 这个系统不正经,要美女互动充能 四合院邻居们的搞笑日常 我在原神世界打天下 囚她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