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18小说网

哈18小说网>历史的回响: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 > 第159章 志道游艺 君子的修身路(第2页)

第159章 志道游艺 君子的修身路(第2页)

“游于艺”的现代意义,在于“美育”的重要性。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认为艺术教育能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这与“游于艺”的精神相通。当代人面临“内卷”“焦虑”,更需要“游于艺”的调剂——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乐、练习一种技能,在艺术的熏陶中放松身心,正如孔子在音乐中找到慰藉,我们也能在艺术中获得心灵的滋养。

东晋的王羲之,“游于艺”的典范。他“袒腹东床”的洒脱,是“游”的心态;“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执着,是“艺”的追求;《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雅集,是“游于艺”的生动场景。这种在书法艺术中的涵泳,使他的人格更加完善,成为“书圣”。

宋代的苏轼,“游于艺”的全才。他“诗、词、文、书、画”无一不精,“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词章是“游于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画作是“游于画”,“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书法是“游于书”。即使被贬黄州,仍能“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临江仙?夜归临皋》),在艺术中找到心灵的安顿,这种“游于艺”的境界,让他在逆境中保持乐观。

五、四者合一:君子人格的完整图景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是孤立的四件事,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志于道”是方向,没有道的指引,德、仁、艺便会迷失;“据于德”是根基,没有德的支撑,道、仁、艺便会虚空;“依于仁”是核心,没有仁的滋养,道、德、艺便会僵化;“游于艺”是调剂,没有艺的熏陶,道、德、仁便会枯燥。四者共同构成了君子的完整人格,正如《周易?乾卦》“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缺一不可。

四者的递进关系,体现了修身的路径:先确立“志于道”的目标,再筑牢“据于德”的根基,然后秉持“依于仁”的核心,最后通过“游于艺”涵养性情。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种自省涵盖了德(忠)、仁(信)、艺(习),是对四者关系的生动实践——在日常反思中,让四者协同发展。

四者的平衡是关键,偏废其一便会残缺。只“志于道”而不“游于艺”,会沦为“苦行僧”;只“游于艺”而不“志于道”,会沦为“玩物丧志”;只“据于德”而不“依于仁”,会沦为“伪君子”;只“依于仁”而不“据于德”,会沦为“滥好人”。孔子强调“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四者的平衡就是“中庸”,既不过分,也无不足,恰到好处。

宋代的朱熹,对四者关系有深刻阐释:“志于道,道者,人所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之类是也。据于德,德者,己之所独得于道者,如能尽父子君臣之道,是也。依于仁,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盖道之体也。游于艺,艺则礼乐射御书数之谓,所以涵养性情,而游息焉者也。”(《论语集注》)他认为四者从“共由之理”到“独得之德”,再到“心之仁”,最后到“艺之游”,是从外到内、从理到情的完整修身过程。

六、孔门弟子的践行:四者合一的生动案例

颜回践行四者,以“仁”为核心。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是“志于道”的坚守;“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是“据于德”的表现;“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论语?为政》),是“依于仁”的推己及人;“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是“游于艺”(礼)的实践。孔子赞其“贤哉,回也!”,因其近乎四者合一的境界。

子贡践行四者,以“艺”见长。他“利口巧辞”(《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存鲁、乱齐、破吴、强晋”,是“游于艺”(言语)的成就;“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是“据于德”(诚信经营)的体现;“夫子之墙数仞”(《论语?子张》)的比喻,是“依于仁”(维护师道)的表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是“志于道”的追求。子贡的四者践行,展现了“艺”对“道”的辅助作用。

子夏践行四者,以“学”为径。他“文学”见长(《论语?先进》),“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游于艺”(文学)的实践;“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是“依于仁”的体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是“据于德”的表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是“志于道”的坚守。子夏的践行,证明“艺”的学习能通向“道”的追求。

七、历史回响:从孔门到后世的修身传承

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学者们对四者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淳于髡“滑稽多辩”(艺),“数使诸侯,未尝屈辱”(仁);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富贵不能淫”(德);荀子“劝学”(艺),“性恶论”(德),共同推动了四者的传播,使“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成为士人的修身共识。

汉代的太学,以“五经”为核心,培养“志于道”的人才;以“孝廉”取士,选拔“据于德”的官员;以“乡饮酒礼”教化,践行“依于仁”的精神;以“六艺”教学,涵养“游于艺”的情趣。这种教育体系,使四者通过官方渠道得以推广,正如《汉书?儒林传》所言“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

唐代的科举制度,虽以“诗赋”取士(艺),但仍强调“明经”(道)、“德行”(德)、“仁政”(仁),如韩愈“文以载道”,将“艺”(文章)与“道”(儒家之道)结合;柳宗元“永州八记”,以“艺”(散文)表达“仁”(民生关怀),使四者在科举时代仍保持平衡。

宋代的书院教育,是四者传承的高峰。白鹿洞书院“为学之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对应“游于艺”;“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对应“据于德”;“处世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对应“志于道”;“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对应“依于仁”(《白鹿洞书院揭示》),使四者成为可操作的修身指南。

八、当代践行:四者合一的现代意义

在个人修身层面,四者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志于道”表现为“确立人生理想”,如科学家“为真理献身”,教育家“为育人奋斗”;“据于德”表现为“坚守道德底线”,如商人“诚信经营”,官员“廉洁奉公”;“依于仁”表现为“关爱他人”,如志愿者“奉献爱心”,邻里“互助友爱”;“游于艺”表现为“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运动,在艺术中涵养身心。四者的结合,能让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充实。

在教育领域,“素质教育”与四者高度契合。“志于道”对应“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有理想的人;“据于德”对应“道德教育”,培养有品德的人;“依于仁”对应“情感教育”,培养有爱心的人;“游于艺”对应“美育、体育”,培养有情趣的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全人教育”理念,既重视学科知识(艺),也强调人格培养(德、仁),更注重理想教育(道),是四者在当代教育中的生动实践。

在企业文化中,四者可转化为发展理念。“志于道”是企业使命,如“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海尔);“据于德”是企业伦理,如“诚信、责任”(同仁堂“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依于仁”是社会责任,如“公益捐赠、员工关怀”(腾讯“科技向善”);“游于艺”是企业文化,如“团队建设、艺术活动”,增强凝聚力。这种理念能让企业既追求利润,又兼顾道义,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治理中,四者可提供价值指引。“志于道”是“共同理想”,如“中国梦”;“据于德”是“道德规范”,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于仁”是“民生关怀”,如“脱贫攻坚、共同富裕”;“游于艺”是“文化建设”,如“非遗保护、艺术惠民”。四者的结合,能让社会既有序发展,又充满温情,实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

九、永恒的修身路:不止于君子

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是君子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能践行的修身指南。它告诉我们:理想(道)不分大小,只要“志之”便有意义;品德(德)不分高低,只要“据之”便有价值;爱心(仁)不分远近,只要“依之”便有温度;情趣(艺)不分雅俗,只要“游之”便有滋味。这条修身路,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的过程。

历史上的伟人,无一不是四者的践行者。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虽九死其犹未悔”(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仁),“纫秋兰以为佩”(艺);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仁),“大江东去,浪淘尽”(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仁),“诗词、书法”(艺),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四者合一的人格魅力。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志于道”能让我们不迷失方向,“据于德”能让我们不随波逐流,“依于仁”能让我们不冷漠麻木,“游于艺”能让我们不枯燥乏味。正如孔子在杏坛上的教诲,四者的价值不在于完美实现,而在于不断追求。当我们在人生路上,既仰望星空(道),又脚踏实地(德),既心怀他人(仁),又悦纳自己(艺),便是在践行这条古老而常新的修身路,便是在续写中华文明的精神篇章。

暮色中的杏坛,孔子的话语仍在回响。弟子们收拾竹简时,发现夫子的佩剑在余晖中闪着微光,仿佛在诉说:修身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四者合一,看似遥远,做则必成。这或许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终极意义——它不是悬在空中的教条,而是踩在脚下的路,每个人都能从这里出发,走向更完善的自己。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陆子的王朝逆袭之旅  都重生了谁还恋爱脑!  重生:找将军当靠山  穿越1960  洪荒之人掌天地  海疆共明月  阵云高:英雄寂寞  炮灰小师姐重生后,麻溜离开宗门  政道问鼎  风吹骨响  不良人:殿下收手吧!前方玄武门  我拒绝嫁给校草  重生之母盼女福  异能觉醒天命星辰  娇养美强惨祖宗后,咸鱼被迫卷赢  陷入爱  食光记  费土旧士  半世浮沉一世梦  妻子残害亲女儿,只为讨好白月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