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挖掘工作顺利进行时,村里的一个老人拄着拐杖来到探方边,看着出土的陶瓮,突然开口:“这东西俺们村以前也挖到过,就在后山的山洞里,还以为是装骨头的罐子,就又埋回去了。”李队长赶紧追问:“大爷,您还记得山洞的位置吗?里面还有其他东西吗?”老人指着坡地西侧的一座小山:“就在那座山的半山腰,洞口被藤蔓挡住了,里面黑乎乎的,俺年轻时进去过一次,看到过不少碎陶片。”
当天下午,林野和苏晓跟着李队长、老人来到后山。在老人的指引下,大家在半山腰的藤蔓丛中找到了山洞入口。洞口约一米宽,里面黑漆漆的,隐约能闻到潮湿的泥土味。队员们打开手电筒,光线照进去,能看到洞内的地面上散落着不少陶片,墙壁上还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这里应该是夜郎国的‘藏宝洞’!”林野举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进山洞,手里的罗盘震动得越来越厉害,“里面有金属信号,可能有青铜器物!”苏晓跟在后面,用相机记录着洞内的情况:“地面上的陶片和探方里出土的一致,说明这里和聚落遗址是同一时期的。”
走到山洞深处,队员们发现了一个用石头砌成的石台,石台上摆放着几件完整的文物:一个青铜酒器,造型独特,壶身上刻着狩猎的场景;一对玉璧,上面刻着和金沙遗址相似的太阳纹;还有一卷用丝绸包裹的竹简,虽然丝绸已经腐朽,但竹简保存完好,上面用墨写着一些文字。
“这些竹简太重要了!”李队长小心地把竹简放进保护盒,“上面的文字是战国时期的隶书,虽然有些模糊,但能辨认出‘夜郎’‘滇’‘蜀’等字样,这证明夜郎国和古滇国、巴蜀文明都有密切的联系!”苏晓激动地说:“这就解开了之前的谜团!夜郎国不是孤立的文明,而是西南地区古代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
接下来的一周,考古队对山洞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共出土文物上百件,包括青铜礼器、玉器、陶器、竹简等,为研究夜郎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对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其中,竹简上的文字经过专家解读,详细记录了夜郎国与古滇国、巴蜀地区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甚至提到了“向蜀地输送铜料”“从滇地引进稻种”,进一步证明了西南地区古代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挖掘工作结束后,贵州省文物局决定在汇川区建立“夜郎国聚落遗址博物馆”,将出土的文物和聚落遗迹、藏宝洞保护起来,向公众开放。开馆当天,林野和苏晓作为重要贡献者,受邀参加了开馆仪式。站在博物馆的展厅里,看着玻璃柜里的青铜权杖头、竹简和玉璧,林野的心里满是感慨。
李队长走过来,拍了拍林野的肩膀:“小林,苏丫头,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的罗盘和爷爷的笔记,咱们可能还找不到这个藏宝洞,更解不开夜郎国与其他文明交流的谜团。”苏晓笑着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且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对了,星图上还有最后一个未知坐标,在湖南的湘西地区,咱们接下来要不要去看看?爷爷的笔记里说那里有‘蛮夷文明’的遗迹,可能和夜郎国有关。”
郑队长和陈队长对视一眼,眼里满是兴奋:“我们正想跟你们说这事!湖南省考古研究院已经联系我们了,说他们在星图标注的位置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城址遗迹,邀请咱们一起去勘探。那里很可能是夜郎国东部的一个重要据点,要是能找到证据,就能还原夜郎国的疆域范围了!”
林野掏出青铜罗盘,罗盘的指针正指向东南方向,微微颤动着,像是在呼应远方的湘西遗址。“当然愿意!”林野说,“咱们不仅要找到湘西的遗址,还要解开最后一个谜团,完成爷爷们的心愿。”
开馆仪式结束后,林野和苏晓回到驻地,开始收拾行李。苏晓把爷爷的笔记本和“夜郎国权杖头”的照片放进背包,林野则小心翼翼地把青铜罗盘收好——这两个罗盘,已经陪伴他们走过了三星堆、金沙遗址、雅安玉矿、古滇国和夜郎国聚落遗址,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发现,接下来,它们还会继续指引着他们,去探索最后一个未知的文明宝藏。
第二天一早,林野和苏晓跟着李队长、郑队长、陈队长坐上了去湘西的汽车。车窗外的景色从黔北山地变成了湘西的丘陵,远处的武陵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林野拿出爷爷的日记,翻到新的一页,写下了这次夜郎国遗址的发现,又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青铜权杖头图案。他知道,爷爷和苏晓爷爷的遗志,会一直指引着他们,去发现最后一个文明宝藏,去守护中华文明的光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汽车渐渐靠近湘西,手里的青铜罗盘又开始轻轻颤动,像是在与地下的城址遗迹产生共鸣。林野看着窗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湘西的夜郎国据点遗址,解开最后一个谜团,让西南地区古代文明的全貌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祖先的智慧和辉煌。
他知道,湘西的城址遗迹里,还有更多的秘密在等着他们,最后的挑战也在前方等着他们去克服。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有苏晓做伴,有李队长、郑队长、陈队长和考古队的支持,还有爷爷们留下的罗盘和笔记——这些,都是他前进的动力。
汽车渐渐驶入湘西的山区,远处的凤凰古城轮廓渐渐清晰起来。林野和苏晓收拾好东西,准备下车——湘西夜郎国城址遗迹,我们来了!
汽车沿着酉水行驶进入湘西山区时,初冬的薄雾缠绕在山间,远处的吊脚楼屋顶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林野把车窗降下一条缝,带着水汽的风裹着松木的清香涌进来,手里的青铜罗盘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颤动,指针死死锁定着西北方向——那里正是星图上标注的夜郎国东部据点遗址所在。苏晓凑过来,指着手机里村民拍摄的照片:“湖南省考古研究院的赵队长说,遗址在龙山县的一个土家族村寨附近,村民在修水渠时挖到过带花纹的城砖,砖上的纹路和咱们在夜郎国聚落遗址看到的很像。”
郑队长坐在前排,回头递来一份折叠的地图:“这是最新的勘探图,村寨北边的那片台地底下,物探显示有明显的夯土墙遗迹,东西长约三百米,南北宽两百米,很可能是夜郎国的城垣。不过台地周围都是梯田,土壤层薄,下面多是岩石,挖掘时得小心保护城垣的原始结构。”林野展开地图,手指划过标注“城垣遗迹”的黄色虚线,正好与罗盘指针指向的方向完全重合。
抵达龙山县考古队驻地时,赵队长已经在门口等候。他穿着一件深绿色的防寒服,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拿着一块城砖残片:“你们可算到了!这块残片就是上周挖出来的,砖面上的绳纹和夜郎国核心区的城砖完全一致,而且砖的尺寸也符合战国时期西南地区的建筑规格。咱们明天一早就去台地,先确认城垣的走向。”
第二天清晨,林野和苏晓跟着赵队长、李队长、郑队长、陈队长来到村寨北边的台地。台地上的冬小麦刚冒出青苗,几个队员已经用红色喷漆在田埂上标出了勘探线。赵队长指着台地中央的一处凸起:“物探显示这里是城垣的正门位置,夯土层最厚,咱们先在这里开一个5米×5米的探方,看看城垣的结构。”
队员们很快搭建好防雨棚,开始清理表层土壤。林野和苏晓负责用软毛刷清理夯土表面,刚挖了不到半米深,苏晓的刷子突然碰到了一块坚硬的物体,她赶紧停下:“这里有东西!”林野凑过去,用竹片轻轻拨开泥土,一块带着绳纹的城砖渐渐显露出来,砖的边缘还残留着当年砌筑时的泥浆痕迹。
“是夜郎国的城砖!”赵队长激动地蹲下来,用卷尺测量砖的尺寸,“长三十三厘米,宽十六厘米,厚八厘米,和夜郎国核心区的城砖尺寸分毫不差!这证明咱们找对地方了!”随着挖掘深入,更多的城砖接连出土,还发现了几枚青铜箭镞,箭镞的形制与古滇国、巴蜀地区的箭镞相似,显然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挖到第三天下午,探方里出现了完整的夯土墙遗迹,墙高约一米五,墙体上还能看到明显的夯筑痕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根木质立柱的孔洞,显然是为了加固墙体。“这城垣的建造工艺很成熟,”李队长抚摸着夯土墙,“夯土层均匀,立柱间距合理,说明夜郎国已经有了专业的建筑工匠,社会发展水平比咱们之前预想的还要高。”
就在大家忙着记录城垣数据时,林野的罗盘突然剧烈颤动起来,指针指向探方东侧。“那边有重要文物!”他赶紧顺着指针方向走去,在距离探方约十米的地方,用脚轻轻踩了踩地面,罗盘的颤动更加强烈。赵队长立刻让人在这里开了一个新的探方,挖了不到一米深,就出土了一个青铜鼎的残片,鼎身上刻着精美的饕餮纹,与三星堆、金沙遗址的青铜纹饰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这青铜鼎太重要了!”陈队长拿着残片,眼里满是惊叹,“饕餮纹是中原地区商周时期的典型纹饰,却出现在夜郎国的城垣附近,说明夜郎国不仅和西南地区的文明交流频繁,还与中原文明有联系!”苏晓掏出爷爷的笔记本,翻到关于纹饰的章节:“爷爷说‘西南文明,兼容并蓄,取中原之精,融本土之魂’,现在终于找到证据了!”
接下来的一周,考古队在台地东侧又开了多个探方,陆续出土了大量文物:一个青铜鉴,里面装着几十枚贝币,与古滇国、夜郎国核心区使用的货币一致;一套陶制的炊具,包括陶甑、陶鬲,造型与巴蜀地区的陶器相似;还有几卷竹简,虽然大部分已经腐朽,但残留的文字依然能辨认出“夜郎”“辰阳”“巴郡”等字样,证明这里是夜郎国与楚国、巴蜀地区贸易往来的重要据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让人惊喜的是,在台地北侧的探方里,发现了一个小型的祭祀坑,坑内摆放着三件国宝级文物——一件青铜神像,神像的面部特征兼具夜郎国的图腾和中原地区的神像风格;一件玉璋,璋身上刻着星图上的符号,与金沙遗址、雅安玉矿出土的玉璋纹饰一致;还有一面青铜镜,镜背上刻着“夜郎东境”四个字,直接证明了这里是夜郎国东部的边境据点。
“这青铜镜就是最好的证据!”赵队长拿着镜子,激动得声音都在抖,“‘夜郎东境’四个字,不仅明确了这里的身份,还为我们划定夜郎国的疆域范围提供了直接依据!之前史学界一直争论夜郎国的东部边界在哪里,现在终于有答案了!”林野看着镜子上的文字,又摸了摸怀里的青铜罗盘,心里满是感慨——从三星堆到湘西,他们沿着星图和罗盘的指引,一步步揭开了西南地区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
就在挖掘工作接近尾声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冻雨袭击了湘西山区,台地表面结了一层薄冰,部分探方的边缘出现了坍塌的迹象。“赶紧加固探方!把文物转移到室内!”赵队长大喊一声,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用草帘覆盖探方,有的用钢管支撑墙体,林野和苏晓则冒着冻雨,将刚出土的青铜镜、玉璋小心翼翼地装进恒温箱,生怕文物受损。
冻雨持续了两天两夜,考古队全员坚守在工地,最终保住了所有文物和遗迹。雨停后,队员们又花了三天时间修复受损的探方,确保挖掘工作能顺利收尾。赵队长看着修复好的探方,欣慰地说:“这次能顺利完成挖掘,多亏了大家的努力,尤其是小林和苏丫头,关键时刻一点都不含糊。”
挖掘工作结束后,湖南省文物局决定在龙山县建立“夜郎国东部据点遗址博物馆”,并举办“西南文明交融特展”,将这次出土的青铜镜、玉璋、竹简等文物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古滇国、夜郎国核心区的文物一同展出,完整呈现西南地区古代文明的交融历程。开展当天,博物馆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大家都想亲眼见证这一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林野和苏晓站在展厅中央,看着玻璃柜里陈列的文物,从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到湘西的青铜镜,从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盘到雅安玉矿的玉料,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颗珍珠,串联起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苏晓轻轻抚摸着玻璃,眼里满是泪水:“爷爷要是能看到这一幕,肯定会很开心的。他们当年没完成的事,咱们做到了。”林野点头,手里的青铜罗盘轻轻颤动,像是在为他们庆祝,也像是在与这些跨越千年的文物共鸣。
展览结束后,赵队长、李队长、郑队长、陈队长围坐在会议室里,手里拿着星图和考古报告。赵队长指着星图上最后一个被标注的红点:“咱们沿着星图的指引,找到了三星堆、金沙遗址、雅安玉矿、古滇国、夜郎国核心区、夜郎国东部据点,解开了西南地区古代文明的诸多谜团。现在,星图上的所有坐标都已经勘探完毕,咱们也算完成了一项重要的考古使命。”
林野看着星图,突然发现星图中央有一个从未注意过的细小符号,像是一个罗盘的图案。他赶紧拿出爷爷的日记,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个与星图中央符号一模一样的图案,旁边写着一行小字:“星图终,罗盘合,文明脉,永相传。”苏晓凑过来,看着图案和文字,突然恍然大悟:“爷爷说的‘双罗盘合’,不是指咱们手里的两个罗盘,而是要将所有遗址的‘地脉信号’通过罗盘整合起来,还原中华文明的完整脉络!”
郑队长眼睛一亮:“对啊!每个遗址的地脉信号都不一样,咱们可以通过罗盘记录下这些信号,建立一个‘西南文明地脉数据库’,为后续的考古研究提供参考。而且,这些信号说不定还能帮助咱们发现更多未知的文明遗址!”陈队长点头:“这个想法好!咱们可以联合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四省的考古研究院,共同开展这个项目,让这些珍贵的文明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林野握着手里的青铜罗盘,又看了看苏晓手里的罗盘,两个罗盘的指针同时指向星图中央的符号,发出一阵柔和的嗡鸣。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他们不仅完成了爷爷们的心愿,还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二天一早,林野和苏晓跟着四位队长,坐上了去成都的飞机。飞机穿过云层时,林野看着窗外的蓝天,手里紧紧攥着青铜罗盘。他知道,新的使命已经开始——他们要联合四省考古力量,建立“西南文明地脉数据库”,保护和传承更多的文明遗产,让中华文明的光辉永远照亮未来。
飞机渐渐靠近成都,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银白色的光。林野和苏晓收拾好东西,准备下飞机——新的征程,我们来了!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月影灯花 爱上你的代价让我承受不起 少年白马:北离传说之江湖客栈 跟爸爸做爱的时候被同学撞见(nph) 时光印记:年代收藏 穿成恶毒真千金,反派偷听我心声 表姑娘要出嫁,禁欲世子急红眼 追夫火葬场,绝美老婆悔恨终生 宁死不嫁,我成至尊你哭啥? 我离家之后,不羡鸳鸯,不羡仙 糟糕,穿成傻子师尊的小狗徒弟了 醉在仙途 复燃(高h) 超凡穿越传奇 【综英美/总攻】超级英雄会梦到美丽人外吗? 我和系统在古代当躺狗 异兽不能养?我转头就开动物园! 凡人:修仙界最强弃徒 系统:北辰传说 舔狗日记(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