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十三年十月初二,秋阳穿透薄雾,将紫禁城的午门照得金光闪闪。
大明皇帝朱高炽身着十二章纹龙袍,在百官的簇拥下登上城楼,正式颁布出兵圣旨——荡平瓦剌,犁庭扫穴。午门外的广场上,甲胄鲜明的士卒列成方阵,旌旗如林,刀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空气中弥漫着肃穆的杀气。
授印仪式在庄严的鼓乐中开始。朱高炽从内侍手中接过“平虏大将军”金印,印纽雕刻着玄武造型,龟蛇缠绕的纹路与身后永乐年间传下的龙纛纹样遥相呼应,仿佛在延续着大明北征的血脉。
《明会典》中明确记载:这枚金印重二斤四两,是用太祖朱元璋时期炼就的精铜铸就,历经洪武、永乐两朝战火,印面的“平虏大将军”五个篆字早已被摩挲得光滑温润。
朱高炽将金印郑重地交到朱瞻基手中,指尖触到儿子铠甲的冰凉,忽然伏在他耳边低声叮嘱:“我儿此次出征,万不可再亲临一线厮杀。”
他的声音带着父亲的担忧,更藏着帝王的深谋:“你在阴山之战已攒够威望,此次只需坐镇指挥,一举歼灭瓦剌主力,为将来登基扫平障碍即可,万万不可有半分闪失。”朱瞻基握着沉甸甸的金印,感受着掌心的温度,郑重颔首:“儿臣明白父皇深意。”
随后,皇帝转向立于一旁的英国公张辅。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已年逾六旬,脸上刻满了永乐北征的风霜。
朱高炽命内侍奉上“御赐金刀”,刀鞘镶嵌着一颗硕大的宝石——那是永乐皇帝亲征时从瓦剌可汗帐中缴获的战利品,宝石中央有道天然裂纹,恰似漠北地图上克鲁伦河的走向,见证着两代帝王与瓦剌的恩怨。
“老将军劳苦半生,”朱高炽的语气带着敬重,“此次出战坐镇中军即可,调度诸军,千万不可以身试险。”
张辅单膝跪地,双手接过金刀,声音洪亮如钟:“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淮捧着明黄圣旨上前,尖细的嗓音在广场上回荡,清晰地宣读着出兵部署:“以江淮新军两万为前锋,命常桓为统帅,为全军开路!”
话音刚落,一员虎背熊腰的年轻将领弓腰上前,他是开平王常遇春的侄孙,惯用的那杆虎头湛金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枪缨随风飘动,果然有万夫不当之勇。
“以京师三大营十万精锐为中军,由太子殿下亲领,掌平虏大将军印!”王淮继续宣读,“以辽东军两万、山西兵三万、河南卫所兵三万,共计八万为左右两翼,由成国公朱勇统一调度,负责侧翼包抄!”
每念到一处,相应的将领便策马出列,在午门前肃立待命,甲胄碰撞声此起彼伏,汇成雄浑的战歌。
旨意宣读完毕,朱高炽登上城楼,望着广场上即将出征的大军,声音传遍四野:“瓦剌蛮夷,屡犯边关,屠戮百姓,朕今日命太子亲征,必荡平漠北,还我大明万里河山!将士们,此去当奋勇杀敌,凯旋之日,朕在紫禁城为你们庆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十万将士齐声呐喊,声浪直冲云霄,震得午门的铜铃叮当作响。
朱瞻基勒住马缰,举起金印,身后的龙纛随之扬起,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张辅横握金刀,目光如炬地望着北方,仿佛已看到战场的烽火。
大军开拔的号角声响起,前锋常桓率先策马冲出广场,马蹄声踏碎了清晨的宁静。中军的十万精锐排着整齐的队列,步伐沉稳地向前推进,铁甲反射的阳光连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朱高炽站在午门城楼上,目送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尘土中,鬓角的白发在风中微微颤动。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大明的边疆安危,更关乎朱家江山的传承。二十万明军浩浩荡荡的身影,在秋阳下拉出长长的剪影,向着漠北的方向挺进,势必要与也先的瓦剌铁骑,展开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决战。
大同府的城墙下,三十座新修的粮仓如小山般矗立,褐红色的粮囤顶覆盖着厚实的油纸,纸上“洪熙年制”的墨字在秋阳下清晰可辨。山西巡抚亲自坐镇粮仓,看着军卒们将小米、麦粉、豆饼分门别类入库,账册上的数字不断累加——这些粮食足以支撑二十万大军三个月的口粮,哪怕厮杀到大雪封山的寒冬,也绝不会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与此同时,明军主力正向着张家口堡集结。两淮新军的先头部队抵达时,铠甲反射的阳光几乎映得天空发白。这两万淮军将士皆戴着狻猊盔,盔耳两侧的“杀胡”二字刀刻分明,朱瞻基特意命工匠在刻痕中填了朱砂,远远望去宛如刚染上的鲜血,透着一股与瓦剌不死不休的狠劲。他们曾在阴山之战中撕开瓦剌防线,如今再次被委以先锋重任,要做斩向敌人脊梁的最锋利刀刃。
神机营的营地则弥漫着硫磺与桐油的气息。数十门“大将军炮”在空地上排列成阵,黝黑的炮口齐刷刷朝向北方,炮身上“洪熙十年造”的铭文被擦拭得锃亮。炮手们正仔细检查炮膛,用麻布蘸着桐油擦拭炮身,将火药按比例分装成药包,连引信的长度都反复丈量——他们要用轰鸣的炮火,撕碎也先南下的野心,把这群草原狼赶回漠北的冰原。
最先完成集结的是淮军与京师三大营。十二万大军在山西与直隶的边界扎营,帐篷连绵数十里,炊烟从无数灶台升起,在天际连成一片灰云。运送物资的车队络绎不绝,骡马驮着箭矢、甲胄、药品从四面八方赶来,粮仓的账房先生们拿着算盘日夜清点,确保每一件物资都精准到位。
不到十天,辽东的一万精骑踏着关外的寒霜赶到。骑士们的貂裘还带着东北的寒气,战马的鬃毛上甚至结着未化的霜花,他们刚卸下鞍具,便立刻投入到适应性训练中,熟悉关内的地形与气候。又过三日,河南卫所的三万士兵也抵达营地,他们带着中原的质朴,虽不如边军悍勇,却个个精神抖擞,手中的长矛擦得发亮。
洪熙十三年十月十九,张家口堡外的平原上终于竖起二十万大军的营垒。朱瞻基身披明光铠,腰悬天子剑,登上临时搭建的誓师坛。坛前的“日月旗”被大风卷得猎猎作响,旗面的日月图案在风中舒展,仿佛在见证这庄严的时刻。
“将士们!”朱瞻基拔剑指天,剑身反射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瓦剌也先犯我疆土,屠我百姓,焚我城池!今日我等聚于此地,当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他的声音透过风传到每个士兵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今日本将军出征,不退也先,不破瓦剌,誓不还朝!”
“不退也先!不破瓦剌!誓不还朝!”坛下二十万兵将齐声怒吼,声浪如惊雷般滚过平原,震得远处的羊群四散奔逃,连天空的流云都仿佛被这股气势冲散。淮军将士拍打着盔耳的“杀胡”二字,神机营的炮手握紧了引信,辽东骑兵的战马刨着蹄子,河南卫所的士兵举起了长矛,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北方,那里是他们即将奔赴的战场。
誓师完毕,朱瞻基走下高坛,翻身上马。张辅提着御赐金刀来到他身边,老将军的目光扫过整齐的军阵,对太子道:“殿下,兵甲已备,只待开拔。”朱瞻基点头,拔出佩剑向前一挥:“全军开赴宣府!”
号角声再次响起,二十万大军如一条长龙,向着宣府的方向缓缓移动。淮军的“杀胡”盔在阳光下闪烁,神机营的炮车碾过大地发出沉闷的声响,骑兵的马蹄扬起滚滚烟尘。这股凝聚了大明国力的洪流,正带着复仇的怒火与保家卫国的决心,奔向与瓦剌主力决战的疆场——一场决定天下走向的大战,即将在塞北的寒风中拉开序幕。
明军主力进驻宣府的那一刻,整座边城都仿佛活了过来。城楼上升起“平虏大将军”的旗帜,营地连绵至城外十里,炊烟与晨雾交织成一片壮观的图景。朱瞻基身着铠甲,站在总兵府的沙盘前,指尖划过宣府周边的山川河流,目光锐利如鹰——这里将是与也先决战的主战场,每一步布阵都关乎二十万大军的生死。
“英国公张辅!”朱瞻基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在!”老将军应声出列。年过六旬的张辅发须皆白,却丝毫不见龙钟之态,铠甲穿在身上挺拔如松,走路时虎虎生风,腰间的御赐金刀随着动作轻晃,谁也看不出他已到花甲之年。前几日校场试弓,他还能拉开七石强弓,箭落靶心时引得全军喝彩。
“你全权负责大军左翼。”朱瞻基指向沙盘左侧的丘陵地带,那里标注着密集的河谷与隘口,“三万河南兵、三万山西兵全部交你调度,务必在洋河以西构筑三道防线。”他的指尖在沙盘上划出弧线,“瓦剌骑兵善长穿插迂回,你的任务就是钉死左翼,绝不能让他们从侧翼包抄主力,断我军后路。”
“得令!”张辅双手接过令箭,铜质令箭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躬身行礼后退回队列,腰间的金刀轻响一声,仿佛在应和这沉甸甸的使命。
“成国公朱勇!”朱瞻基转向另一侧的将领。
“末将在!”朱勇身披亮银甲,甲片上的云纹被打磨得锃亮,他向前一步,声如洪钟,震得窗棂都微微发颤。
“你率两万辽东军为右翼,驻守龙门所至独石口一线。”朱瞻基的手指点向沙盘右侧的草原边缘,“其中一万骑兵作为机动兵力,随时准备驰援主战场,切记保持通讯畅通,本将军的红旗令到,必须即刻出兵。”他稍作停顿,补充道,“再调拨两万京营精锐归你节制,加固长城隘口,用佛郎机炮封锁所有骑兵能通过的峡谷,确保右翼万无一失!”
“末将遵令!”朱勇抱拳应下,银甲碰撞声清脆利落。辽东军擅长在草原作战,京营则精于守城,两者结合正是防备瓦剌突袭的最佳配置。
议事厅内的参军们手持毛笔,飞速在沙盘上移动着代表各军的木牌:左翼六万兵马沿着洋河布防,木牌上插着红色小旗;右翼四万大军扼守独石口,木牌旁标注着火炮的符号;中军的位置则插着一面巨大的“平虏大将军”旗帜,代表着由朱瞻基亲自统领的十万主力。
朱瞻基看着沙盘上渐渐成型的阵型,指尖在宣府城的位置轻轻敲击。“大军主力与宣府守军汇合后,即刻加固城墙,修补垛口,把神机营的‘大将军炮’架在四座城门楼上。”他的目光扫过在场将领,“粮仓要派精兵看守,水源地加设暗哨,所有通往城内的道路都要埋设拒马和绊马索。”
“殿下,瓦剌若迟迟不来进攻怎么办?”有参军忍不住问道。
朱瞻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也先后勤已断,河套哗变后粮草不足,他耗不起。我们只需守好关隘,等他粮草耗尽,便是我军反击之时。”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接下来……就看也先敢不敢来攻了。”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斥候撞开房门禀报:“启禀殿下,瓦剌先锋已过野狐岭,距离宣府不足百里!”
朱瞻基猛地站直身体,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来得正好!”他抓起案上的令旗,对众将道,“各军按部署就位,传我将令——紧闭城门,升烟示警,神机营进入炮位,准备迎敌!”
议事厅内瞬间忙碌起来,将领们接过令箭匆匆离去,靴子踏在青砖上发出密集的声响。朱瞻基走到窗前,望着宣府城头迅速升起的狼烟,又看向北方天际线——那里很快将出现瓦剌铁骑的身影,一场酝酿已久的大战,终于要在这塞北边城拉开序幕。沙盘上的木牌静静伫立,仿佛已预示着这场决战的走向,而朱瞻基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决定大明与瓦剌的命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白莲女主抢气运,师姐不惯直接斩 贤惠夫君茶又娇 好孕娇娇茶又媚,母凭子贵夺凤位 幻影宇宙之冥幻大陆 年代美人娇又媚,勾的糙汉心尖颤 开局绑定六位S级顶级哨兵 一觉醒来我有了美貌王夫 缘分之妙不可言 紫嫣的冬日:穿越时空爱恋 致后来年少 雾隐之谭雅战记 两色弈 她恶毒好色,但全宗都想当她道侣 重生七零,女配从末世杀回来了 奇点临近与我何干 灵无限 落土的星星 恶毒雌性腰超软,大佬兽夫忘本了 说好的炮灰前妻你怎么飞升成神了 穿成洗白恶雌她姐,兽夫争着宠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