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18小说网

哈18小说网>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 第237章 花傈僳婚俗 原始风情中的生命礼赞(第1页)

第237章 花傈僳婚俗 原始风情中的生命礼赞(第1页)

德昌傈僳族:花傈僳的聚居秘境

在四川省西南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南部,德昌县如一颗隐匿的明珠,孕育着四川最集中的傈僳族族群。这里的金沙、南山两个傈僳族聚居乡,连同巴洞乡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乐跃乡沙坝村等零星分布的小聚居村落,共同构成了傈僳族在川西高原的生活版图。截至2013年,德昌傈僳族人口已达7500余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守护着独有的民族记忆。

傈僳族因传统麻布服饰颜色的差异,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德昌傈僳族正是花傈僳的重要分支。由于聚居区相对封闭,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这里被誉为“保持最原始风情的傈僳族分支”。从原生态歌舞的灵动旋律,到精美繁复的服饰刺绣;从承载祝福的阔时节庆典,到叮咚作响的口弦、葫芦笙;从传承千年的火草织布技艺,到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学,每一项文化符号都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联起花傈僳独特的民族风情。而在这众多文化瑰宝中,最具神秘色彩、最能彰显民族特质的,当属其独具特色的婚俗。当地旧志曾生动记载:“婚时新妇步行,两人昇棚、遮护而行。贺者以羊为礼,相与吹葫芦笙、开跳舞会。”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充满民族韵味的婚嫁图景。

婚姻制度:从传统束缚到新风渐起

传统婚姻的框架与枷锁

德昌傈僳族的传统婚姻制度以一夫一妻制为基础,婚姻关系一旦确立便异常牢固,离婚现象极为罕见。若确需离婚,需由专人从中调解,且规矩分明:男方提出离婚,无需退还彩礼;女方提出离婚,则必须退还彩礼,从中可窥见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传统婚姻中,“族内婚”是主流,且存在严格的亲族优先顺序。“姑表亲”被置于首位,即姑娘家的女儿必须首先嫁给舅舅家的儿子,这一习俗被称为“逮猪份子”;其次是堂“姑表亲”和“姨表亲”,“掉换亲”也颇为盛行——两家互娶对方女儿,以减少彩礼压力,却往往忽视了青年男女的真实意愿。

旧时的傈僳族婚姻,几乎无自由可言。“嫁猪随猪,嫁狗随狗,嫁给石头坐地守”“姑娘菜籽命,撒在哪里哪里生”等民谚,道尽了妇女在婚姻中的被动与无奈。婚姻悲剧时有发生,许多女性一生都被束缚在无爱的婚姻中。

寡妇再婚也受到严格限制,须按亲疏顺序在家族内“转房”;若无合适的“转房”对象,允许另嫁,但男方需向女方家赠送“奶母布”作为补偿,以此体现对女方家庭养育之恩的“偿还”。

在家庭继承方面,儿子结婚后通常需另建新屋,与父母分开居住,只有幼子或独子能留在父母身边,并继承家产,这一习俗既保障了家庭的延续,也维护了传统的长幼秩序。

时代浪潮下的婚俗革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优生优育政策的推行,以及年轻人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开放,德昌傈僳族的婚姻观念逐渐发生转变。传统婚俗中的不良因素,如强制的姑表亲、缺乏自由的包办婚姻等,已逐渐被新风尚取代。

如今,族外婚不再罕见,自由恋爱结婚成为普遍现象。青年男女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选择伴侣,打破了传统族内婚的桎梏,婚姻中的平等意识也日益增强,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得到显着提升,“父母之命”不再是婚姻的唯一准则,爱情成为婚姻的重要基石。

说亲与定亲:藏在时光里的约定

德昌傈僳族的说亲与定亲,有着独特的时间禁忌与流程。说亲定亲多在农历七月半之后进行,而九月和冬月被视为“出灵、办丧”的月份,是绝对的禁忌期,体现了傈僳族对生死的敬畏和对婚姻的郑重。

与许多民族不同,傈僳族说亲不兴媒人,也不讲究厚重的彩礼。多数时候,由男方父母或哥姐出面说合,带上少量礼品——或许是几匹自织的麻布,或许是一小袋精心挑选的杂粮,便能表达联姻的诚意。若女方家有意,便会收下礼物,并将女儿的生辰属相告知男方家,这桩婚事便有了初步的眉目。

在说亲定亲前后,青年男女并非完全被动。他们可以借着“打跳”(傈僳族传统集体舞蹈)或其他集体活动,如田间劳作、节日庆典等,相互见面、结识。月光下,葫芦笙声响起,青年男女围圈而舞,眼神交汇间,或许便定下了彼此的心意。

定亲之后,女方家便开始着手制作工艺繁杂的嫁衣。花傈僳的嫁衣,以火草布为底,用彩色丝线绣满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等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母亲的期盼与祝福,往往需要耗费数月甚至半年的时间。与此同时,男女双方家也开始为婚礼做着各种准备:男方家修缮房屋,女方家准备陪嫁的生活用品,整个家族都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喜悦中。

婚礼:一场充满神秘与祝福的盛宴

傈僳族的婚礼礼仪繁缛而庄重,充满了神秘的民族色彩,仪式分别在男女双方家进行,以男方家为主场。婚期多选在腊月至次年二月,最迟不超过三月,此时农闲时节,便于亲友聚集,也寓意着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迎亲前的庄严准备

男方家须请两位德高望重的中年男子主持操办婚礼,他们被称为“娃拿扒”,同时也是婚礼的证婚人。迎亲前,男方家要请一位辈分高、通晓礼仪的“阿巴莫”(老大爷)为娃拿扒念诵祝福语。阿巴莫的声音低沉而洪亮,祝福语里满是对新人的期许——愿他们夫妻和睦、子孙满堂、生活富足。念毕,阿巴莫会给两位娃拿扒身上斜跨一条白麻布,作为领亲的标记,这白麻布如同一份神圣的使命,承载着家族的嘱托。

随后,阿巴莫带领众人祭告家神及祖先,告知列祖列宗家中即将迎来新成员,祈求祖先的庇佑。迎亲时,两位娃拿扒各带一名助手,随身携带着少量糕点、面条、酒、烟叶作为礼品,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带去一截羊腿骨。这截羊腿骨是婚姻的信物,将在女方家换回另一截——两截羊腿骨严丝合缝,寓意着姑娘只能嫁给一家,婚事既定,终无悔改,象征着婚姻的稳固与唯一。

女方家的挽留与祝福

临近女方家时,早已等候在路旁的女人们便会“阻止”娃拿扒进屋,她们或笑或嗔,用温柔的“刁难”表达对新娘出嫁的不舍与挽留。这看似的“阻碍”,实则是对新娘的疼爱,也是婚礼中充满人情味的插曲。

进入女方家后,女方家也会请一位阿巴莫念诵祝福语,并为两位娃拿扒再跨上一条白麻布,与之前的白麻布交叉打结,这一动作有着承诺领亲的深意,意味着女方家认可了这门婚事,将女儿郑重托付。

傈僳族婚嫁崇尚简朴,男方不送聘礼,女方也不设陪奁,婚姻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而在于两颗心的契合。招待客人后,婚礼的对歌环节便拉开序幕:新娘的陪伴和“嘎妈”(歌手)为一方,娃拿扒及其助手和女方家请来念祝福语的阿巴莫为另一方,各自围坐,边饮酒边对歌。

嘎妈主唱《夫嘎》(婚姻调),歌词深情款款,诉说着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从襁褓中的哺乳到长大后的操劳,一字一句都饱含着不舍;同时也劝慰女方家的人放心让新娘离去,相信她会在新的家庭中幸福生活。娃拿扒则以歌作答,表达对女方家养育之恩的感谢,承诺会善待新娘,让她衣食无忧。你来我往,歌声此起彼伏,围观者也不时有人帮腔,歌声里有祝福,有不舍,有期盼,往往持续数小时,直到娃拿扒催促三次,对歌才在众人的意犹未尽中停止。

随后,新娘叩拜父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一拜,是对养育之恩的感恩,也是对娘家的告别。拜毕,新娘随娃拿扒启程,送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有男有女,一路之上,即兴对歌不断,欢快的歌声驱散了路途的疲惫,也将婚礼的喜庆传遍山野。

新郎家的迎新与祈福

送亲队伍不论路途远近,都要安排三次休息。第一次是领新娘出门后,在屋外小憩,此时,女陪伴和娃拿扒会在新娘出门前后于屋内跳两次领亲舞,舞步古朴而庄重,寓意着将新娘的好运与福气一同带到新家。

第二次休息由娃拿扒根据路途远近安排,大家在路边的树荫下稍作调整,分享带来的食物,补充体力。

第三次休息在离新郎家不远处,此时,男方家早已派人送来一捆烟叶,由娃拿扒分发给送亲客人,每人两匹,大家抽着旱烟歇息,烟雾缭绕中,满是即将抵达目的地的期待。

再次启程,男方家的人已在屋外迎接,双方的芦笙手相遇,吹奏起欢快的乐曲,相互致意,同声庆贺,喜庆的氛围愈发浓厚。

新娘进屋时,必有新人支起被盖庇护,男方家人朝被盖上撒掷干羊粪丸,这一独特的习俗意在驱逐新娘从野外带来的饿鬼、病鬼,祈愿新娘带来一世的吉利与安康。同时,新娘进屋不得与新郎及其家人碰面,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婚后不和,体现了傈僳族对婚姻和睦的朴素追求。

送亲仪式以娃拿扒和伴娘跳领亲舞告终,舞蹈结束后,男方家便开始举行婚宴招待客人。婚宴颇为简朴却充满特色:就地铺上松明子针叶,用碗或簸箕摆上食物——大块的羊肉、自酿的米酒、香喷喷的玉米饭,大家围坐一团,共享美食,欢声笑语不断。

食毕,新人拜堂。祝贺者向新人赠送礼金,称为“丢拜钱”:新人并立,面前放置一个簸箕,贺者依照辈分高低,先后将钱掷于簸箕内,钱多钱少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份真挚的祝福。男方家则一一敬酒作答,感谢大家的光临。

请拜仪式在堂屋内进行,点亮松明,神龛上摆放着羊头、羊脚各一,点燃蜡烛,整个堂屋笼罩在庄严而神圣的氛围中。阿巴莫再次念诵祈福语,祈求家神与祖先保佑新人白头偕老、家族兴旺。

请拜完毕,由娃拿扒为一对新人另起新名。新人双双跪在草席上,阿巴莫端着酒碗,祈讨吉利的封赠语,新人饮下这碗充满祝福的酒,从此便有了属于他们夫妻的新名字,象征着开启全新的生活。随后,娃拿扒将煮熟的羊肝分发给众人,大家分享着这份喜悦;又从神龛上取下羊头羊脚,向家神祝告,宣告婚礼的重要环节完成。至此,一对新人不再使用原来的名字,他们的人生在这一刻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仪式完毕,新人进入里屋,脱下长衫,解下头帕,可以自由活动。其余参加婚礼的人则开始“打跳”,葫芦笙声彻夜不息,人们围着篝火,踏歌起舞,“嘎且且撒勒舞”的旋律回荡在夜空,往往通宵达旦,直至次日凌晨,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各自返家。

值得一提的是,新人结婚当晚不能同房,而是由男女陪伴各一人陪同,共屋共眠,这一习俗或许是为了让新人在忙碌的婚礼后得到充分休息,也蕴含着对新人未来生活的审慎与祝福。第二天早饭后,新婚男女会带上未成年的弟妹上山放羊,在山野间的劳作与相处中,开始他们真正的新生活,婚姻的责任与甜蜜,在日复一日的相伴中慢慢沉淀。

结语:婚俗里的民族魂

德昌花傈僳的婚俗,是一部活态的民族文化史。从传统婚姻制度的束缚到新风尚的兴起,从说亲定亲的含蓄约定到婚礼仪式的庄重神秘,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傈僳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生活智慧。

它既是对过去的坚守——那些古老的习俗、动人的歌谣、庄严的仪式,是民族身份的标识;也是对未来的拥抱——自由恋爱、平等婚姻的普及,让这一古老的婚俗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德昌傈僳族的婚俗,不仅是民族风情的生动展现,更是生命传承与文化延续的见证,值得我们去珍视、发掘与保护,让这份独特的民族记忆在岁月流转中永远闪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到异世界的性转骚浪萝莉的变态性爱生活  惊悚神祇  美纪太太教子有方!  渡东庄有四季  遭劈腿,高冷领导对我一见钟情!  假少爷他柔弱可妻  傲娇攻他暗恋成真了  樱花落下:和诗羽学姐的邂逅  父慈子孝  爱情距离  同学的陪读妈妈是妓女  假装没看你  宝妈到星际大佬,从收破烂开始  遭遇花仙子+一盏灯  快穿之游走各个位面  崩坏:性穹铁道  毒医娘子山里汉  (综漫同人)抓不住的恋人  却雀[京圈]  路过的怪物都要踹一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