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18小说网

哈18小说网>【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头部1-1-(第2页)

-头部1-1-(第2页)

鬓疽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相关,由欲念和怒火凝结而成。这两条经脉气多血少,溃破出脓宜少。

【注释】此病症发生在鬓角部位,归属于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因体内相火妄动,又外感风热之邪,再加上性情急躁易怒、欲念内生引发火气,从而凝结成病。这两条经脉都属于气多血少的类型,疮疡最难腐烂溃破。而且鬓角处肌肉浅薄,不适宜采用针灸疗法,应等待其自行溃破。溃破之后,不宜流出过多脓液,若脓液过多,会过度耗损血液,疮口难以收敛。初起时适宜服用柴胡清肝汤进行疏解,脓已形成者适宜用托里消毒散托毒外出,外部敷用二味拔毒散。已经溃破后的内外治疗方法,都依照痈疽溃疡的相关治法处理。

柴胡清肝汤

柴胡生地(各一钱五分)当归(二钱)赤芍(一钱五分)川芎(一钱)连翘(二钱,去心)牛蒡子(一钱五分,炒,研)黄芩(一钱)生栀子(研)天花粉甘草节防风(各一钱)

取两盅水,煎煮至剩八分,饭后间隔一段时间服用。

【方歌】柴胡清肝治怒症,宣血疏通解毒良,四物生用柴翘蒡,黄芩栀粉草节防。

托里消毒散、二味拔毒散(俱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天疽锐毒

锐毒生于右耳后一寸三分高骨之后,夭疽生于左耳后一寸三分高骨之后。

夭疽在左侧,锐毒在右侧,都属于胆腑经所主,生于耳后。是由于谋虑过度,郁火积聚而成,此处肌肉浅薄,应当尽快救治。

【注释】这两种病症,左边的叫夭疽,右边的叫锐毒,都生长在耳后一寸三分高骨的后方。所谓“夭”,指不能尽享天年,称为夭;“锐”,就像锋刃一样锐利,是说毒邪厉害。患上这两种病症,痊愈的人极少。刚开始都像黍粒般大小,逐渐肿大如瓜,坚硬且平塌,颜色紫暗无光泽,比其他疮疡疼痛倍增。虽然名称不同,但左右耳后都归属于足少阳胆经,是因为谋虑不能决断,郁火凝结所致。此处皮肉浅薄,气多血少,终究属于危险病症,必须赶紧治疗。若延误病情,热气就会向下进入渊液穴,向前会伤到任脉,在体内熏蒸肝肺,各种恶症都会出现,必定无法挽救。如果红肿且迅速溃破的为顺证,坚硬且疮面发黑凹陷的是逆证。即便用药对症,也只能十有四五痊愈。初期适宜服用柴胡清肝汤来消散解毒,脓即将形成时适宜服用托里消毒散,身体虚弱的人用十全大补汤托毒滋补,外部都敷用乌龙膏,其余的内外治疗方法,都按照痈疽肿疡、溃疡门的治法(渊液,是胆经上的穴位名称)。

柴胡清肝汤(见前文“鬓疽”相关内容)。

托里消毒散、乌龙膏(均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耳后疽

耳后疽生长在耳郭折痕之间,是由三焦经风毒与胆经怒火上炎所致。若红肿有脓头、局部焮热,是病情向好的表现;若疮面黑陷、肿痛并牵连脑部,且难以破溃,情况则较为严重。

【注释】此病症生长在耳郭折痕处,无论左右,是因三焦经风毒,加上胆经内郁怒火上冲而形成。初起时如粟米大小,逐渐加重肿痛,小的如杏子,大的如桃子。如果疮疡部位红肿且有脓头,局部焮热,容易破溃,流出稠厚脓液,这属于顺证;若疮面黑陷、质地坚硬,肿痛牵引到脑部,甚至头顶、脸颊、肩部、肘部都疼痛,无热感且破溃迟缓,流出紫黑色血液,这属于逆证。初期治疗方法与夭疽相同,已经破溃后的内外治疗方法,都依照痈疽溃疡的治法处理。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若初起时没有及时使用托里之法,或者误服了寒凉药物,毒邪不能向外透发,于是就攻向耳窍,脓液从耳窍流出,这种情况叫做内溃,属于虚证,应多服用十全大补汤。一般来说,年轻人患此病症,痊愈过程最为缓慢;老年人患此病症,容易形成瘘管。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耳发

耳发在耳郭折痕间,连耳轮一起肿大,严重时脓液会串入耳窍,左右两侧症状相同。

耳发由三焦经风热导致,起初如花椒粒大小,逐渐发展得像蜂房形状,在将要腐溃时也多有孔窍,红肿热痛,生于耳轮之后,流出黄脓为吉,流出紫血则凶险。

【注释】此病症生于耳后,是由三焦经风热相互搏结而成。起初如花椒粒大小,逐渐肿大如同蜂房,将要腐溃时也有很多孔窍,呈现红肿热痛,肿势连接耳轮。所谓“发”,是痈证中毒邪较为严重的情况。不能听任其自行溃破,恐怕溃破延迟,脓液会通向耳窍。应当在发病十一天后,剪破疮顶,若流出黄白色脓液,这属于吉兆,为顺证;若流出紫红色鲜血,则属于凶兆,为逆证。初起时都适宜服用仙方活命饮来消散,外部敷用二味拔毒散。其余的内外治疗方法,都按照痈疽溃疡的治法处理。

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二味拔毒散(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耳根毒发

耳根毒图:耳根毒生长在耳垂后偏上的缝隙中,左右两侧情况相同。

耳根毒初期呈现痰核的形状,肿胀如同趴着的老鼠,伴有红肿热痛。它是由三焦经的风火与胆经的怒气上冲,相互凝结而成。这种病症发病急,肿胀迅速且破溃也快,病根较浅,容易治愈,和痈疽那种毒势强大的病症不同。

【注释】此病症生于耳后,起初像痰核的样子,随后肿势逐渐增大,形如趴着的老鼠,皮肤红肿疼痛。是因三焦经风火与胆经怒气上冲并凝结所致。但该病症发病急、溃破快,病根浅,不像痈疽那样毒势凶猛。初期若出现寒热往来,宜服用荆防败毒散发汗解表;若发热且疼痛严重,宜用仙方活命饮消散;脓成时,服用透脓散,体虚者服用托里透脓汤;破溃后,在疮面撒红灵药,贴上太乙膏;脓排尽后,换用生肌玉红膏涂抹,以促进肌肉生长、疮口愈合。若遇到体虚之人,脓水清稀,或疮口愈合迟缓,就服用香贝养荣汤滋补,使其自行愈合。

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相关内容)。

透脓散(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托里透脓汤(详见前文侵脑疽相关内容)。

红灵药、生肌玉红膏、太乙膏(俱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香贝养荣汤(见项部“石疽”相关内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AI的虐文改造计划[快穿]  牧歌行+番外  光怪陆离  琴酒和红方称兄道弟  医梦(探案)  你男朋友我也很喜欢  奸臣的烧火丫鬟+番外  梦渔  重启人生:携异能问鼎官场  嫡兄  废星上的游乐场  虽然是朋友  向春归  死去的男友又在给我开后门了(无限)  怪物no.1只想当个开锁匠  皇天无极经之天人归来  影帝每天都在翻车  [电竞]有本事别喜欢我  金玉缠枝  脏东西CP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