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的第七天,日头毒得像要把柏油路烤化。沈大雅骑着电动车往家赶,车筐里的凉面还冒着热气——母亲李芳兰这几天总说没胃口,特意绕去老街那家“张记凉面”买的,加了她爱吃的黄瓜丝和麻酱。
推开家门,客厅的风扇转得嗡嗡响,母亲却靠在沙发上,脸色发白,手捂着胸口咳。“妈,咋了?”沈大雅赶紧把凉面放桌上,伸手摸母亲的额头,不烧,就是手心有点凉。
“没事,”李芳兰摆摆手,咳得更厉害了,痰是稀稀的白痰,“这两天总咳嗽,喉咙里像有口痰堵着,上午还发了阵热,喝了杯冰茶才压下去。”她指了指茶几上的玻璃杯,杯底还沉着几片绿茶。
沈大雅没当回事,把凉面拌好递过去:“快吃吧,张记的,你爱吃的。”李芳兰拿起筷子,才吃两口,突然皱着眉放下:“不行,胃里反酸,恶心。”话没说完,捂着嘴冲进厨房,对着水池干呕起来,酸水顺着嘴角往下淌。
这一吐就没停。接下来三天,李芳兰别说吃凉面,就连喝口水都反酸,咳嗽也没好,夜里咳得睡不着,发热时好时坏,身上一阵冷一阵热。沈大雅急了,找了小区门口的王大夫来瞧。
王大夫搭了脉,看了舌苔,眉头皱得很紧:“你妈这是胃里有湿热,天热贪凉,吃了生冷,湿热堵在里头了。”开了张方子,黄芩、黄连各10克,加上青皮、枳实,“这些药苦寒,能清湿热,破气消积,吃两剂就好。”
沈大雅赶紧去抓药,煎好给母亲灌下去。可药刚下肚,李芳兰就吐得更厉害,不光反酸,连胆汁都快吐出来了,嘴里又干又苦,口水却像关不住的水龙头,顺着嘴角往下流,擦都擦不及。更糟的是,之前只是发热,现在成了寒热往来,盖着被子还打颤,掀开又觉得浑身燥热,闻见饭味就恶心,哪怕沈大雅煮的是最清淡的小米粥,她也得呕半天。
“王大夫,这药咋越吃越重?”沈大雅拿着方子去找王大夫,语气带着急。王大夫却挺笃定:“湿热重,得下猛药!可能剂量不够,我再加点量,黄连加到15克,再加点芒硝,通通便,把热泻出去。”
可加了药之后,李芳兰的病更邪门了。眼神开始发直,说话也含糊,整天躺着不动,只有口水还在不停地流,把枕头都浸湿了一大片。沈大雅看着母亲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窝深陷,嘴唇干裂,急得满嘴起泡,四处托人打听好大夫。
邻居张婶听说了,拉着他往巷口指:“去岐仁堂找岐大夫啊!前阵子我家老头子吃坏了肚子,上吐下泻,西医说脱水了要输液,岐大夫就开了两剂药,喝下去就好了。他看病细,懂的多,你快去试试!”
沈大雅像抓着根救命稻草,当天下午就骑车去了岐仁堂。诊堂不大,三间平房,院里种着棵老枸杞树,药香混着枸杞花的甜香,闻着让人心里安稳。岐大夫正坐在竹椅上给个老太太号脉,见他急急忙忙进来,先让徒弟小周倒了杯凉茶:“别急,坐下来慢慢说。”
沈大雅哪坐得住,搓着手把母亲的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从咳嗽发热讲到吃凉面喝冷茶,再到王大夫开的黄芩黄连,最后红着眼圈:“岐大夫,我妈现在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口水止不住,您救救她吧!”
岐大夫听完,手指在桌面轻轻敲着,问:“你妈流的口水,是清的还是稠的?舌头底下是不是总湿漉漉的?”
“是清的!”沈大雅赶紧点头,“跟清水似的,擦了又流,舌头底下老有涎水。”
“这就对了。”岐大夫站起身,从书架上抽出本《黄帝内经》,翻到“五脏生成篇”,指着其中一句:“你看,‘脾在液为涎’,脾就像管津液的闸门,脾虚了,闸门关不住,涎水就收不住。你妈一开始咳嗽发热,本就是脾胃虚,又吃了凉面冷茶,寒湿伤了脾阳,后来又用了黄芩黄连这些苦寒药,更是雪上加霜,把脾的阳气都快败光了。”
他又解释:“王大夫只看到反酸呕吐,就说是湿热,却没瞧着口水清稀、舌苔白腻——这哪是热?是寒!就像冬天的水管子,冻住了才不流水,脾阳被寒邪伤了,运化不动,津液才乱流。”
沈大雅听得心头发紧:“那……那该咋办?”
“得先把脾的阳气扶起来。”岐大夫提笔写方子,“我给你开个人参安胃散,人参补元气,白术健脾,茯苓祛湿,陈皮理气,甘草调和,都是温性的药,先把脾的‘火力’点起来。”写好方子递给他,又嘱咐:“回去赶紧抓药,煎的时候加三片生姜,温着喝,别放凉。”
沈大雅攥着方子,刚要道谢,兜里的手机响了,是之前给母亲瞧病的另一个大夫刘大夫打来的,问病情咋样了。沈大雅顺嘴说了岐大夫的诊断和方子,刘大夫在电话那头急了:“啥脾虚?明明是胃里有宿食!你妈吃了凉面没消化,堵在里头化了火,才发热呕吐,这时候用人参白术,不是给火添柴吗?千万别用!我再给你开个消食的方子,保准管用!”
挂了电话,沈大雅站在岐仁堂门口犯了难。一边是岐大夫说得头头是道,一边是两个大夫都说是宿食化火,而且母亲确实是吃了凉面才加重的。他捏着方子,心里七上八下:万一真给火添了柴,那不是害了母亲?犹豫来犹豫去,最终还是回了家,按刘大夫说的,抓了消食导滞的药。
可这药喝下去,李芳兰的病更重了。原本还能勉强睁睁眼,现在彻底闭着眼不动了,只有胸口还微微起伏。这天傍晚,她突然轻轻哼了一声,沈大雅凑过去听,母亲含糊地说:“想……想吃冬瓜……”
沈大雅又惊又喜,赶紧去厨房切了块冬瓜,去皮去瓤,剁成碎末,煮了碗冬瓜汤,小心翼翼地喂了一小勺。可就这一小勺,刚下肚,李芳兰突然剧烈呕吐起来,酸水带着泡沫喷涌而出,吐完之后,头一歪,彻底没了动静。
沈大雅吓得魂都飞了,伸手探母亲的鼻息,只有微弱的气流。他顾不上再犹豫,抓起岐大夫开的方子,疯了似的往岐仁堂跑,当时天已经黑了,巷子里的路灯忽明忽暗,他摔了两跤,膝盖都擦破了,也没顾上疼。
岐大夫正在院里收晾晒的艾叶,见他满身是土跑进来,知道出事了,二话不说拎起药箱:“走!”
到了沈家,一进卧室,岐大夫就皱了眉。李芳兰躺在床上,面色青灰,嘴唇发紫,眼睛半睁半闭,眼珠偶尔动一下,除此之外,跟没了气似的。他伸手搭脉,指尖下的脉细得像头发丝,几乎摸不到,再看舌苔,白腻得像涂了层猪油,舌边还有齿痕。
“太晚了。”岐大夫叹了口气,沈大雅腿一软,差点跪下:“岐大夫,求您救救我妈!多少钱都行!”
“不是钱的事。”岐大夫按住他,“寒邪已经逼到五脏了,阳气快脱了,现在药都喝不进去,得先回阳。”他打开药箱,拿出一包粗盐、一把艾叶,又取出几块黑褐色的附子,“小沈,拿个铁锅来!”
沈大雅赶紧找来铁锅,岐大夫把盐、艾叶和附子片倒进去,架在煤气灶上小火炒。很快,辛辣的药香混着盐的焦香飘出来,附子被炒得微微发黄,他赶紧用布巾把药包起来,隔着薄衣敷在李芳兰的肚脐上:“这是神阙穴,能直通脾胃,盐温肾,艾温经,附子回阳,先把这关口守住。”
又从药箱里拿出块做好的附子饼,用牙签扎了几个小孔,放在肚脐上,拿艾条悬在上面灸。“《伤寒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现在就得把这‘日’重新升起来。”
灸了大概一刻钟,奇迹发生了。李芳兰的喉咙里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眼角滚出一滴泪。岐大夫眼睛一亮:“有反应了!小沈,拿个研钵来!”
他从药箱里取出人参、白术、附子,各取10克,又加了3克陈皮,一起放进研钵里碾成细粉,再用少量温水调成膏,搓成米粒大小的丸药。“来,撬开嘴,一次放五粒,让它自己化。”
沈大雅小心翼翼地撬开母亲的嘴,把药丸放进去。药丸遇着口水,慢慢化了,顺着喉咙往下咽。没过多久,李芳兰的肚子轻轻响了一声,原本紧绷的眉头也舒展了些,没再呕吐。
岐大夫松了口气:“能咽药就有救。今晚每两个时辰喂一次,每次五到七粒,明天早上我再来。”他又嘱咐沈大雅:“别停艾灸,每隔半个时辰换一次附子饼,保持肚脐温热。”
那一晚,沈大雅没敢合眼,守在母亲床边,按时喂药、换艾灸。天快亮时,李芳兰突然轻轻说了句:“渴……”沈大雅赶紧倒了点温米汤,用小勺一点点喂进去,这次没吐。
第二天一早,岐大夫来了,见李芳兰能睁着眼看他了,点点头:“把丸药加到一次十粒,再观察一天,能喝进汤药就好了。”
又过了两天,李芳兰终于能喝下半小碗汤药了。岐大夫把之前的人参安胃散改成了汤剂,人参减到6克,加了10克干姜:“现在阳气刚回来,不能太猛,干姜温脾,比附子缓和些。”
汤药是浅褐色的,带着淡淡的药香,李芳兰喝的时候,没再反酸。喝了三天,她居然说想吃点东西了,沈大雅按照岐大夫的嘱咐,煮了极烂的小米粥,放了点山药碎,她慢慢喝了小半碗。
从那以后,李芳兰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好。岐大夫根据她的情况调整方子,一开始加茯苓祛湿,后来加当归补血,再后来加砂仁开胃,都是温和平补的药。沈大雅每天早上煎药,药香飘满整个屋子,邻居路过都问:“沈家嫂子好点了?”
喝到第二十剂时,李芳兰的口水终于止住了,也能下地慢慢走两步。她拉着岐大夫的手说:“岐大夫,我以前总觉得凉的解暑,现在才知道,脾胃怕冷得很。”
岐大夫笑着说:“《脾胃论》里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夏天本来就脾虚,再贪凉,可不就出事了?以后冰茶、凉面别碰了,想吃凉的,就吃块常温的西瓜,还得少吃。”
一直喝到第五十三剂药,李芳兰彻底好了。那天她特意去理发店烫了头发,穿着新做的碎花衬衫,跟沈大雅去岐仁堂道谢,手里还拎着一篮自己种的西红柿。
岐仁堂的院里,枸杞树结了红果果,岐大夫正在给徒弟小周讲这个案子:“你看,同样是呕吐反酸,有人是湿热,有人是寒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辨不清阴阳寒热,再好的药也没用,甚至会害了人。”
沈大雅在一旁听着,突然说:“岐大夫,我想把我妈这病的经过写下来,贴在您这诊堂墙上,让其他人也知道,别再像我妈这样,错信了药。”
岐大夫点点头:“好啊。让更多人知道‘脾’的重要性,比啥都强。”
后来,沈大雅真的写了篇长文,贴在岐仁堂的墙上,标题是《一碗冷茶与五十剂药》。常有病人来瞧病时站着看,看完了叹口气:“原来脾胃这么娇贵,以后可不敢瞎吃凉的了。”
那天傍晚,夕阳透过枸杞树的枝叶,照在墙上的文章上,也照在药柜里的人参、白术上。岐大夫坐在竹椅上,翻着《薛立斋医案》,里面正好有个类似的案子,他在旁边批注:“治病如辨路,寒则温之,虚则补之,走错了路,再快也到不了地头。”
巷子里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药香混着晚饭的香味,慢慢漫开。岐仁堂的灯亮了,昏黄的光映在“悬壶济世”的匾额上,安稳得像这寻常的日子,也像中医里那句老话——慢慢来,才能把病治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被五个哥哥团宠啦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我妻小心眼儿+番外 一梦江湖之宸霜玄龙锁 金牌归你,你归我 假千金在荒岛综艺靠签到爆红 夫君他别有风趣+番外 (综漫同人)幸村增姓加缪之后 恋爱吗?包一日三餐的 (诡秘之主同人)【莫雷蒂家】贝克兰德定居实录 (诡秘之主同人)流浪魔术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 偷欢 三位大佬争做我替身 (综漫同人)全咒界都能听见阿银我的吐槽+番外 (诡秘之主)[诡秘] 梅丽莎的旅途 美人有一个秘密 宦妻姜芙 阿格里巴和公主大盗 共此灯CP+番外 影帝他妹是国宝美人鱼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