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18小说网

哈18小说网>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13章 韦后乱政的荒诞闹剧与李隆基的绝地反击(第1页)

第13章 韦后乱政的荒诞闹剧与李隆基的绝地反击(第1页)

且说那武则天在上阳宫的残烛冷影中溘然长逝,长安城的晨钟暮鼓仿佛都为之一滞。讣告传开时,朱雀大街上的百姓或焚香祭拜,或暗自唏嘘——这个曾以女子之身颠覆乾坤的帝王,终究没能敌过岁月。朝野上下皆以为,随着中宗李显复位,龙椅上重新坐回李氏子孙,李唐江山便如老树抽新芽,总算回归了世人心中的“正轨”。

然而,大明宫的琉璃瓦下,平静从来只是表象。紫宸殿的梁柱间,早已悄然缠绕上权力的藤蔓,只待一阵风来便要疯长。

最先被野心点燃的,是后宫的凤榻。韦皇后望着铜镜中鬓边新簪的赤金步摇,那流苏晃动的光影里,恍惚映出的竟是武则天垂帘听政时的威仪。她随李显在房陵熬过十余年惶惶岁月,尝尽了寄人篱下的苦楚,复位后虽贵为皇后,却总觉得这凤冠之下的权力仍不够滚烫。那日在麟德殿赴宴,见百官对皇帝三呼万岁时,她指尖无意识地绞着丝帕——武则天能从感业寺的青灯古佛旁走到九五之尊的宝座,自己为何不能?夜里批阅奏章时,她常以“皇帝龙体欠安”为由代为落笔,看着朱批在奏折上晕开墨痕,心中那团“女帝梦”的火焰便越烧越旺。她开始暗中安插外戚,让兄长韦温执掌禁军,又命女儿安乐公主拉拢朝臣,连宫中的内侍省都渐渐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仿佛要在大明宫的砖瓦间,复刻出当年武周政权的骨架。

安乐公主的野心,则像一枝带刺的红玫瑰,开得张扬而凌厉。她自小在李显流放途中出生,被父母捧在掌心,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仗着皇后的宠爱,她在长安城里横行无忌,甚至敢将自己草拟的诏书蒙住内容,逼李显盖章。可这仍填不满她的欲壑——她要的是“皇太女”的名分,要的是未来能像祖母武则天那样,在丹陛之上接受万邦朝拜。那日她在御花园拦住李显,撒娇带嗔地说:“父皇,自古有皇太男,为何不能有皇太女?儿臣若能继位,定当比皇子更尽心!”李显虽未应允,却也未曾严斥,这让她更觉希望在握。她私下里常穿紫袍玉带,学着太子的仪仗出行,还对心腹说:“若我为皇太女,将来这大明宫的紫宸殿,便该换我来坐。”母女二人,一个在幕后织网,一个在台前造势,宫墙内的空气渐渐变得粘稠,连内侍们走路都踮着脚尖,生怕触碰到那层一戳即破的紧张。

暗处,却有两双眼睛将这一切看得真切。太平公主在府中枯坐,指尖捻着一串菩提子,佛珠的凉意抵不过心头的警醒。她是武则天最疼爱的女儿,见过母亲如何在权力的刀光剑影中杀出一条血路,也深知韦皇后那点伎俩不过是东施效颦。可正因为见过,她才更明白野心的可怕——韦氏若真成了第二个武则天,李唐宗室怕是要再遭一场血洗。她借着为李显“祈福”的名义,频繁出入宫廷,看似与韦皇后谈笑风生,眼角的余光却早已摸清了对方的势力脉络。府中的幕僚日夜整理着韦氏党羽的名单,库房里的甲胄和兵器,正被擦拭得寒光闪闪。

而临淄王李隆基,则像一头潜伏在暗处的猎豹。他年轻气盛,却深谙“藏锋”之道。每日在府中看似只知与文人墨客饮酒赋诗,实则早已通过禁军里的旧部,织起了一张监视韦党的密网。那日太平公主派人送来一封密信,信中只画了一把出鞘的剑,李隆基看罢,将酒杯重重一磕,溅出的酒液在案几上晕开,像一滩将流未流的血。“姑母放心,”他对信使说,“李唐的江山,绝不能再落入妇人之手。”

长安城的夏夜,总是被闷雷压得喘不过气。玄武门的守军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腰间的刀鞘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却不知自己将要守护的,究竟是哪一方的天下。韦皇后在太极殿的偏殿里,正与韦温密商着“万无一失”的计划;安乐公主在寝殿里试穿新制的朝服,想象着接受册立的荣光;太平公主的马车刚出府门,车帘后露出的眼神锐利如鹰;李隆基则在灯下翻阅着兵符图谱,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这场权力的棋局,棋子已落,只待一声惊雷,便要掀起血雨腥风。是韦氏母女能复刻武周的传奇,还是李唐宗室能守住祖宗的基业?大明宫的琉璃瓦映着残月,仿佛在无声地见证——这场“女帝复刻版”的大戏,才刚刚拉开最惊心动魄的序幕。

一、韦皇后的"女皇养成计划":从后宫到朝堂的疯狂试探

李显复位后的太极宫,总弥漫着一种异于寻常的“温情”。龙椅上的皇帝看皇后的眼神,总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纵容,仿佛韦皇后说要摘天上的月亮,他也会立刻命人搭起云梯。这份近乎无底线的顺从,根子早在房州那八年凄风苦雨中扎下了深根。

当年李显被废黜流放,从云端跌入泥沼,日日活在武则天的猜忌与刀斧阴影下。每当驿站的马蹄声骤然响起,他都以为是赐死的圣旨到了,吓得浑身筛糠,几次想拔剑自刎。是韦氏死死攥住他的手腕,红着眼眶吼道:“祸福无常,横竖都是一死,何必急在这一刻?”她用粗布衣裳为他御寒,用偷偷攒下的碎银买米下锅,在寒夜里抱着他说:“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去的。”那些共患难的日子,像一根无形的绳,将李显的心牢牢系在韦氏身上。复位后,他望着眼前珠翠环绕的皇后,总觉得亏欠太多,便想着用天下最极致的荣宠来补偿——她要什么,便给什么;她说什么,便信什么。

韦皇后将这份感激拿捏得恰到好处。白日里,她是端庄得体的国母,陪李显在御花园散步时,会亲手为他剥一颗荔枝,轻声说:“陛下如今龙体康健,臣妾看着比什么都欢喜。想当年在房州,能有一颗野果解馋,臣妾都觉得是天大的福气呢。”夜晚灯下,她卸去钗环,靠在李显肩头,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其实臣妾什么都不求,只求能一直陪在陛下身边。只是……”她话锋一转,眼波流转,“臣妾的兄长们,当年也为陛下受了不少牵连,如今陛下复位,若能给他们个闲职,也算是让臣妾心里安稳些。”

李显本就对韦氏一族心怀愧疚,听她这般说,哪里还有不依的道理?没过几日,一道圣旨便送到了韦府:韦温擢升礼部尚书,执掌朝廷礼仪大典;韦洵封为卫尉卿,专司宫禁守卫。这两道任命如石子投湖,在朝堂激起千层浪。韦温本是个只会钻营的纨绔,竟一跃成为九卿之首,朝堂议事时,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却偏要抢在老臣面前发话,引得御史们私下里直骂“竖子得志”。韦洵更是将禁军当成了自家护卫队,整日带着家奴在长安街上横冲直撞,连京兆尹都敢拦。

那日早朝,韦温又在朝堂上大放厥词,说要效仿武周旧制,为皇后加尊号“顺天翊圣”。老臣宋璟气得胡须发抖,散朝后拉住同列的姚崇,往值房里一坐,拍着案几怒道:“姚大人你看!韦温这是要干什么?加尊号?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垂帘听政了?这韦皇后,分明是想踩着陛下的肩膀,学武则天那套!再放任下去,我李唐的宗庙社稷,迟早要被这妇人祸乱!”

姚崇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眉头拧成个疙瘩。他望着窗外飘飞的柳絮,长叹一声:“宋大人息怒。你以为陛下不知吗?可他心里念着当年的情分,如今被皇后哄得团团转,咱们这些外臣的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啊。”他放下茶杯,声音压得极低,“前日我托内侍递了封奏折,说韦洵在禁军安插私党,恐有不妥。结果陛下看都没看,只批了句‘皇后自有分寸’。此时若强行劝谏,只会让陛下觉得咱们故意针对皇后,到头来怕是自身难保啊。”宋璟听得面色铁青,重重一拳砸在案上,瓷杯里的茶水溅了满桌。

韦皇后的野心,岂止是提拔外戚?她的目光,早已盯上了那叠放在龙案上的奏折。

那日午后,李显在紫宸殿批阅奏折,案几上堆得像座小山——江淮水灾的奏报、边军粮草的清单、官员任免的文书,看得他头昏脑涨。韦皇后带着几名宫女,端着一碟刚出炉的杏仁酥走了进来,娇声笑道:“陛下批阅了这许久,也该歇歇了。臣妾看这些奏折堆得比山还高,不如让臣妾帮陛下分担一二?”

李显抬头见是她,疲惫的脸上立刻堆起笑意:“皇后也懂这些?”

韦皇后掩唇轻笑,拿起一本奏折翻看:“臣妾虽不如陛下英明,却也跟着陛下学了些。当年在房州,陛下教臣妾识字断句的情景,臣妾可都记着呢。”她这话戳中了李显的软肋,他望着她认真的模样,竟觉得有些欣慰,便笑着将奏折推了过去:“也好,皇后看看无妨。”

韦皇后拿起朱笔,故作沉吟。遇到地方官求赏的奏折,她大笔一挥画个圈:“这人当年曾接济过咱们,该赏。”看到弹劾韦洵的奏疏,她眉头一挑,重重画个叉:“无凭无据,诬告朝廷命官,该罚。”甚至连边军调防的文书,她都敢在上面批注“暂缓”二字。李显坐在一旁,竟还觉得她颇有见地,时不时点头附和。

这一幕,恰好被进来送茶的小太监看在眼里。那太监手里的茶盏“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滚烫的茶水溅湿了袍角,他却浑然不觉,只顾着瞪大眼睛——皇后批阅奏折?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出半日就传遍了宫城。宫女们在角落里交头接耳,说皇后怕是要学武则天临朝了;太监们路过韦皇后的宫殿,都忍不住加快脚步,生怕惹祸上身。

没过几日,长安城里的小儿都唱起了新编的顺口溜:“金銮殿,红烛高,皇帝批奏折,皇后一旁瞧。皇后拿笔圈又叉,皇帝笑着说‘甚好’。龙椅旁,凤影摇,这江山,要换巢!”街头巷尾,百姓们聚在茶肆里议论,有老者摇头晃脑:“当年武后称帝前,也是这般一步步来的啊……”有书生拍着桌子骂:“牝鸡司晨,国之大忌!”

而太极宫深处,韦皇后听着内侍回报民间的议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抚摸着案上那支李显亲手赐的朱笔,笔杆上雕刻的龙凤呈祥,仿佛预示着什么。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奏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而她的影子,正一点点爬向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巅。

二、安乐公主的"皇太女梦":比亲妈还疯狂的野心家

若说韦皇后的野心是文火慢煨,在后宫的阴影里一点点熬煮权力的浓汤,那安乐公主李裹儿的欲望,便是架在烈火上的滚油,噼里啪啦烧得惊天动地,恨不得将整个洛阳城都烧进自己的皇太女梦里。

这李裹儿打小就是蜜罐里泡大的。当年李显夫妇在房州流放,她出生时连块像样的襁褓都没有,李显只得解下身上的裹腹布将她裹住,故而得名“裹儿”。或许是这份亏欠,李显复位后对她宠溺得没了边——她要天上的星,李显便命人造金箔星子挂在她寝殿的梁上;她嫌宫墙碍眼,李显便特许她在宫苑里开道筑园。加上她是武则天最疼爱的孙女,自幼在祖母的龙椅旁爬过,见惯了凤袍加身的威仪,心里早就埋下了“女子亦可称帝”的种子。

那日在宣政殿后殿,李显正与宰相商议江南漕运,安乐公主提着裙摆一阵风似的冲进来,身后的宫女们捧着她的裙摆,小跑着都跟不上。她不管不顾地扑到李显脚边,像只撒泼的小兽抱住他的龙袍下摆,发髻上的珍珠流苏甩得噼啪作响:“父皇!您快给我做主!”

李显被她闹得没法,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又怎么了我的裹儿?”

“我要当皇太女!”安乐公主仰着小脸,眼睛亮得像淬了火,“奶奶能当皇帝,母后能批奏折,凭什么哥哥能当太子,我就不能当皇太女?将来这江山,我也能坐!”她说着,竟伸手去够案上的玉玺,“您要是不答应,我今日就抱着这玉玺不撒手了!”

李显被她缠得头疼,只得蹲下身哄她:“傻孩子,皇太女从来没有先例,满朝文武怕是不答应啊。此事得慢慢商量……”

“商量什么?”安乐公主猛地松开手,小脸涨得通红,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却梗着脖子喊道,“您就是偏心!李重俊那个庶出的,凭什么占着太子的位置?他连给我提鞋都不配!”

这话像根针,狠狠扎在恰巧路过的李重俊心上。

李重俊是李显的第三子,生母出身低微,自小在宫中就活得谨小慎微。自打安乐公主仗着宠爱横行无忌,他的日子更是如履薄冰。那日中秋宫宴,百官齐聚,安乐公主喝了几杯酒,竟当着众人的面,指着李重俊的鼻子笑道:“哟,这不是我们的‘准太子’吗?可惜啊,庶出的就是庶出的,将来还不是要给我磕头请安?”她说着,竟命身边的内侍:“去,给太子斟杯酒,让他学学怎么伺候未来的皇太女!”

李重俊端着酒杯的手青筋暴起,指节捏得发白。满殿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同情,有鄙夷,更多的是看热闹的漠然。他强压着喉头的血气,终究还是忍了,将酒杯往案上一放,躬身行礼:“臣弟身体不适,先行告退。”转身时,背后传来安乐公主肆无忌惮的笑声,像鞭子一样抽在他背上。

安乐公主为了圆自己的皇太女梦,早已开始处处模仿武则天的排场。她命人打造的车队,简直成了洛阳城的一道“奇观”。那车队前有二十名金甲武士开道,后有百余名宫女捧着香薰、乐器、笔墨随行,中间是十二辆首尾相接的马车,每辆车都用蜀锦铺盖,车辕上镶着鸽卵大的珍珠,车轮裹着厚厚的天鹅绒,行在石板路上悄无声息,只听得见铃铛轻响。最中间那辆主车,车顶镶着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阳光下熠熠生辉,竟比皇后的仪仗车还要夺目。

那日她乘车去龙门石窟礼佛,车队从天津桥一路行来,引得洛阳百姓倾城而出。路边的小贩忘了吆喝,挑担的农夫放下了担子,连墙头上的孩童都扒着砖缝张望。人群里有人惊叹:“乖乖,这比当年武皇出行还要气派!”也有人小声嘀咕:“一个公主罢了,摆这么大的谱,莫不是真要上天?”

安乐公主坐在车中,撩开嵌着银丝的车帘,看着窗外跪拜的百姓、敬畏的目光,嘴角忍不住上扬。她轻轻抚摸着腰间那条祖母武则天赐的玉带,心里想:等着吧,用不了多久,你们跪拜的,就是大周的皇太女,未来的女皇帝!

马车碾过洛阳的青石板路,留下一串细碎的铃声,像在为这场疯狂的野心伴奏。而无人知晓,这张扬的车队背后,正有一双含着血泪的眼睛,在暗处死死盯着——李重俊攥紧了藏在袖中的匕首,指腹被刀刃划破,渗出血珠也浑然不觉。

三、李重俊的"绝地反击":一场注定失败的政变

李重俊的太子之位,坐得比针毡还要刺人。明明是储君之尊,却活得像安乐公主脚下的尘埃——她今日抢了他书房里的古画,明日在朝堂上指桑骂槐,后日竟直接命人拆了他东宫的角楼,理由是“挡了我赏花的视线”。那日宫宴上那句“庶出的不配当太子”,像淬了毒的冰锥,狠狠扎进他心里,冻得他五脏六腑都在发抖。

夜深人静时,他独坐东宫,望着铜镜里自己紧抿的唇、泛红的眼,只觉得胸腔里的委屈与愤恨快要炸开。凭什么?就因为他生母卑微,就该被安乐公主踩在脚下?就因为她是韦皇后的女儿,就能指着储君的鼻子叫骂?他猛地一拳砸在案上,青铜灯台被震得哐当作响,烛火摇曳中,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不能再忍了。

他开始暗中寻访可用之人,目光最终落在了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身上。李多祚是三朝老将,当年曾随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助李显复位,可如今见韦氏外戚专权、安乐公主骄横跋扈,心中早已积满怨气。那日,李重俊屏退左右,独自一人来到李多祚府中,刚进门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眼眶通红:“将军,救救我,救救李唐江山!”

李多祚连忙扶起他,见这位太子衣衫虽华贵,眉宇间却满是愁苦,忍不住叹了口气。李重俊攥着他的衣袖,声音带着哭腔:“那安乐公主日日欺辱我,说我是‘庶出的野种’,还说要让父皇废了我,立她为皇太女!武三思与她勾结,在朝堂上处处针对我,再这样下去,不仅我性命难保,恐怕连陛下的龙椅都要被韦氏夺走啊!”

李多祚听得须发皆张,他想起当年跟着太宗皇帝征战沙场的日子,想起李氏江山险些落入武氏之手的惊险,一拍大腿道:“太子殿下放心!末将深受先帝恩惠,岂能坐视奸佞祸国?只要殿下一声令下,末将麾下的羽林军,任凭调遣!”

得到李多祚的承诺,李重俊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两人秘密商议多日,最终决定先斩后奏——第一步,除掉武三思这个安乐公主的“靠山”;第二步,杀入皇宫,清除韦皇后与安乐公主;第三步,逼迫李显清肃朝纲。

景龙元年七月初六,夜黑风高。三百名精锐羽林军换上便装,在李多祚的带领下,如一群沉默的猎豹,悄悄包围了武三思的府邸。此时的武三思正搂着新纳的小妾在花园里饮酒作乐,丝竹声、笑语声透过雕花窗棂传出来,格外刺耳。李重俊站在府门外,听着里面的奢靡之声,眼中杀意暴涨,猛地一挥剑:“杀!”

羽林军如潮水般涌入,府中的侍卫根本来不及反应。武三思醉眼朦胧中见一群带刀士兵冲进来,酒意瞬间吓醒了大半,连滚带爬地想躲,却被李重俊一把揪住衣领。“武三思!你与安乐公主狼狈为奸,意图谋反,今日我便替天行道!”李重俊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手中的剑寒光一闪,武三思的头颅便滚落在地,鲜血溅了李重俊一身。他没有丝毫犹豫,又命人斩杀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那是安乐公主的驸马,也是平日里帮着她欺凌自己的帮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室友关系  全网黑学渣竟是国宝级太子妃  炮灰反派只想走剧情[穿书]  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豪门老祖宗?!  重生农家女玩转锦鲤系统  圣道  说好高冷呢?学姐她超粘人  读心师娘的逆袭:我在古代当笑点  我什么场面没见过  我能具现影视技能,阁下如何应对  什么!修仙要切割身体?  沉陷私吻  农家小娘子赵阿福  半折腰  唐人修仙  我来少林寺出家了  被兄弟坑成老婆了怎么办  合欢宗:嫂子扶我修仙志!  30岁前一夜姐实现了30个梦想  总裁追妻:马甲娇妻超甜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