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这才明白,为什么状元郎能在朝堂上快速立足。他们不仅有扎实的学问,更有清晰的思路和敢于表达的勇气。叶祖洽在殿试时写的策论就以务实着称,现在在朝堂上,他依然保持着这种务实的风格,既不盲目附和,也不固执己见,这种态度让他赢得了两派官员的尊重。
接下来的日子里,叶祖洽在朝堂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他起草的诏令逻辑清晰,语言简练,深得神宗皇帝的赏识。他提出的关于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等建议,大多被朝廷采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一次,赵安去叶祖洽的官署送文件,看到他正在批改各地送来的奏折。桌上堆满了文书,砚台里的墨都快用完了。叶祖洽一边批改,一边和旁边的属官讨论,时不时停下来在纸上写写画画,神情专注而认真。
赵安心里暗暗感叹,状元郎的风光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付出。他们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公务,还要在复杂的朝堂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稍有不慎就可能身败名裂。但叶祖洽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一步步站稳了脚跟,成为了朝堂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第五章宦海沉浮见真章
熙宁六年,叶祖洽因为在推行新法中的出色表现,被晋升为礼部员外郎,成为了正七品官员。这年冬天,北方的契丹部落蠢蠢欲动,边境局势紧张,朝廷决定选派官员去河北路巡查防务。叶祖洽主动请缨,得到了神宗皇帝的批准。
赵安在吏部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整理河北路的官员档案。他对同事说:“河北路天寒地冻,又靠近边境,叶大人放着京城的好日子不过,跑去那种地方,真是不容易。”
同事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越是艰苦的地方,越容易做出成绩。当年王相公也是在地方历练多年,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叶大人这是在为自己的将来铺路啊。”
果然,三个月后,叶祖洽从河北路回来,向朝廷提交了一份详细的防务报告。报告中不仅分析了边境的局势,还提出了加固城防、训练乡兵、储备粮草等十条建议,每条建议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预算。神宗皇帝看后非常满意,当即下令按照叶祖洽的建议加强河北防务。
因为这次巡查有功,叶祖洽被晋升为吏部郎中,成为了正六品官员,进入了朝廷的中层官员行列。这年他才二十七岁,是同科进士中晋升最快的一个。
然而,宦海沉浮,不可能一帆风顺。熙宁七年,新法推行遇到了阻力,保守派官员趁机发难,指责新法导致民不聊生。叶祖洽作为新法的支持者,自然也受到了牵连。御史台的官员弹劾他在海州推行新法时,强行向百姓放贷,导致民怨沸腾。
神宗皇帝派人去海州调查,结果发现弹劾纯属诬告。叶祖洽在海州推行新法时,始终坚持自愿原则,利息也严格控制在二分以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虽然如此,叶祖洽还是被暂时调离了吏部,改任湖州知州。
听到这个消息,赵安有些替叶祖洽不平。他在档案里看到过叶祖洽在海州的政绩报告,上面明明写着百姓安居乐业,赋税增加,怎么会被弹劾呢?
档案房的老吏叹了口气:“这就是官场。新法推行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他们不敢直接弹劾王相公,就拿叶大人这样的年轻官员开刀。不过也好,让他去地方历练历练,积累更多的人脉和政绩,将来才能走得更远。”
叶祖洽离京赴任那天,赵安正好在城外办事,看到他的马车从身边经过。车驾很简单,只有两辆马车,一辆装着行李,一辆坐着家眷。叶祖洽掀开窗帘,看到赵安,还笑着挥了挥手,神情坦然,没有丝毫沮丧。
赵安看着马车渐渐远去,心里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状元郎。他们不仅要有才华,更要有韧性。面对顺境不骄傲,面对逆境不气馁,始终保持着对朝廷和百姓的忠诚,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克服困难,不断前行。
第六章状元宰相的养成路
熙宁十年,王安石罢相,新法受挫。但叶祖洽在湖州的政绩却十分突出,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整顿吏治,让湖州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当地百姓为了感谢他,给他立了一块“德政碑”,上面刻着他的功绩。
这年冬天,叶祖洽被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是正三品官员,负责为皇帝起草重要诏令,是朝廷的核心官员之一。这年他三十岁,成为了大宋历史上最年轻的翰林学士之一。
赵安此时已经升任吏部员外郎,有了更多参与朝政的机会。他经常在朝堂上看到叶祖洽,只见他比几年前成熟了许多,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和威严,但待人接物依然温和谦逊。
元佑元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起用司马光等保守派官员,废除新法。叶祖洽因为支持新法,被外放为成都知府。成都府是大宋的大府,地位重要,但远离京城,很多人都为叶祖洽感到惋惜。
但叶祖洽在成都府依然做出了出色的政绩。他安抚百姓,发展商业,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让成都府保持了稳定和繁荣。元佑八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重新推行新法,叶祖洽被调回京城,担任尚书右丞,成为了副宰相级别的官员。这年他三十九岁,距离他考中状元已经过去了十六年。
赵安此时已升任吏部侍郎,亲眼见证了叶祖洽的晋升之路。他在吏部的档案室里,看着叶祖洽从通判到知州,再到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的任职档案,心里感慨万千。每一份档案里都附着他的政绩报告,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的才华和努力。
这天,赵安在朝堂上参加议政会议,讨论如何整顿地方吏治。叶祖洽作为尚书右丞,提出了“考绩法”,建议对地方官员实行定期考核,根据政绩决定升迁奖惩。他说:“官员的优劣,不在于资历深浅,而在于政绩多少。只有让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得到晋升,才能让朝廷的政令得到真正的推行。”
他的建议得到了宋哲宗的支持,也赢得了大多数官员的赞同。赵安看着叶祖洽在朝堂上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论据充分,忽然想起十六年前那个骑着白马游街的年轻状元。当年的青涩少年,如今已经成为能够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材。
会议结束后,赵安在走出朝堂时遇到了叶祖洽。叶祖洽笑着对他说:“赵侍郎,当年在海州的文书,还要多谢你帮忙整理归档,不然这次考绩法的推行可没那么顺利。”
赵安连忙拱手:“叶相公客气了,那都是属下的分内之事。”他这才知道,叶祖洽竟然还记得当年自己做的那些琐碎工作。
叶祖洽拍了拍他的肩膀:“朝廷的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无论是在朝堂议政,还是在吏部整理文书,都是为了大宋的繁荣富强。你在吏部多年,熟悉官员情况,考绩法的推行还要多靠你帮忙。”
赵安点点头:“属下一定尽力。”看着叶祖洽离去的背影,他心里充满了敬佩。这位状元宰相没有因为地位的提升而变得高傲,依然保持着务实和谦逊的作风,这或许就是他能一路晋升、赢得人心的原因。
第七章文名政绩两辉煌
绍圣三年,叶祖洽被任命为尚书左丞,成为了正宰相。他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文坛上也颇有建树。他的诗文风格务实豪放,既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也有对国家大事的思考,在当时很受欢迎。
赵安在一次文人雅集上,看到了叶祖洽的诗集《蜀道集》。里面收录了他在成都府任职时写的诗歌,其中一首《都江堰》写道:“岷江万里浪滔天,一堰分流惠蜀川。太守不辞辛苦意,百姓终得太平年。”诗句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对百姓的关怀和对政绩的自豪,让赵安深受感动。
雅集上,很多文人都在讨论叶祖洽的诗文。有人说:“叶相公的诗就像他的人一样,务实而有担当,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却能打动人心。”还有人说:“自古状元多有才,叶相公不仅政绩卓着,诗文也如此出色,真是难得。”
赵安听着他们的讨论,忽然想起叶祖洽在考中状元后,并没有沉迷于荣耀和享乐,而是依然坚持读书写作。他在海州时,每天处理完公务后,都会抽出时间读书写作;在成都府时,即使政务繁忙,也坚持写日记,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些积累不仅让他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也让他在处理政务时更加得心应手。
除了诗文,叶祖洽在史学上也有造诣。他主持编纂了《神宗实录》,详细记录了神宗朝的历史,为后人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赵安在吏部整理历史档案时,经常会参考《神宗实录》,发现里面的记载详实准确,评价客观公正,不禁对叶祖洽的学识和严谨态度更加敬佩。
绍圣四年,叶祖洽奉命出使契丹。当时宋辽边境关系紧张,契丹人对大宋使者颇为傲慢。叶祖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在与契丹官员的谈判中据理力争,既维护了大宋的尊严,又没有激化矛盾,让边境局势得到了缓和。
他回来后,向朝廷提交了一份关于契丹国情的报告,详细分析了契丹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提出了与契丹和平共处、加强贸易往来的建议。宋哲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宋辽边境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赵安在吏部看到这份报告时,被叶祖洽的远见卓识所折服。他没想到,一个科举出身的状元郎,不仅能治理内政,还能处理外交事务,真是难得的全才。他这才明白,大宋的状元郎不仅仅是会考试,更要有全方位的能力,才能在复杂的政治舞台上立足和发展。
第八章薪火相传状元魂
元符三年,宋哲宗去世,宋徽宗即位。叶祖洽因为年老体衰,向朝廷请求退休。宋徽宗多次挽留无果,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封他为楚国公,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绸缎和良田美宅。
叶祖洽退休后,回到了家乡建州。他没有闲着,而是在家乡创办了书院,招收贫寒子弟入学,亲自授课。他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资助那些有才华但家境贫寒的学生参加科举。
赵安后来因为公务去过一次建州,特地去拜访了叶祖洽。他看到书院里挤满了学生,叶祖洽正坐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解经义。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他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讲解深入浅出,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课后,叶祖洽带赵安参观了书院。他指着墙上挂着的匾额说:“这‘劝学’二字,是我当年考中状元后写的,就是希望能鼓励更多的贫寒子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他还告诉赵安,自己这一生,最骄傲的不是做了宰相,而是培养了很多有才华的学生,其中已有十几人考中了进士,正在各地为官,为百姓做事。
赵安看着叶祖洽脸上满足的笑容,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状元精神。状元不仅仅是一个头衔,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叶祖洽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种精神,他通过科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然后用自己的才华和权力为国家和百姓做事,最后又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让状元精神得到了传承。
宣和元年,叶祖洽在家乡去世,享年七十二岁。宋徽宗追赠他为司空,谥号“文定”。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上下都为之哀悼。很多他当年的学生,如今已经成为朝廷的重臣,纷纷上书请求为他立碑纪念。
赵安此时已经升任吏部尚书,他亲自为叶祖洽撰写了墓志铭,里面写道:“公少孤贫,力学不倦,一举夺魁,入仕为官。历仕三朝,政绩卓着,文名远播。退休后,创办书院,培育人才,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公之精神,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垂不朽。”
在撰写墓志铭的过程中,赵安回顾了叶祖洽的一生,从一个贫寒子弟到新科状元,再到朝廷宰相,最后成为教书育人的长者。他的一生,是大宋状元郎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大宋对读书人的尊崇,也展现了读书人通过科举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宣和二年,叶祖洽的书院里,又有三名学生考中了进士,其中一人还高中榜眼。在金殿唱名的那天,赵安站在朝堂上,看着那个年轻的榜眼,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叶祖洽。他知道,状元精神不会随着叶祖洽的去世而消失,它会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传承下去,成为大宋繁荣富强的精神支柱。
夕阳下,赵安走出皇城,看着汴京城繁华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感慨。大宋的状元郎之所以“牛”,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考试成绩好,更因为他们有真才实学,有担当精神,能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国家和百姓做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精神,才是大宋状元郎真正的“牛”之所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龙族:斩龙者的悼亡 挣扎于我所写下的世界 清穿咸鱼嫡福晋带生子系统杀疯! 阿哥的员工不好当 魂穿异世界之帝国崛起 半岛:重生成为女帝队长 盗墓:婉拒了哈,吃不了苦 明星大冒险,这剧情我熟啊! 我带三娃归来,霸总跪成一排! 灵魂诅咒 废土生存密码 飞升失败后,我成女帝最强侍卫 吗喽,掌管穿越的神 变身:我在江湖混乱中立! 我在柯南世界养女儿 穿书成路人,你们喜欢我干啥? 四合院:开局52年,大舅易中海 天上神仙凡间事 许大茂从四合院开始 穿书七零,肥妻狂撩糙汉老公!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