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地方豪强坐大,大秦的里正选拔有些特殊的要求。
比如,要无爵年长的本里平民,且办事干练无过失。
由本里的众人共同推举,才能当里正。
如果没有无爵的年长者,可以放宽至低爵位者。
这些要求,本意是本里的人,比较熟悉本地的风俗民情,方便调解纠纷。
限制没有爵位或者低爵位,又能避免有爵位之人利用里正的权利,制霸乡里,成为当地的地头蛇。
办事干练无过失,自然是为了选出有能力,又品格不错的人。
想法是好的,事实上,这样的人选却基本没有。
在秦朝这样相对获得爵位比较宽松的环境下,
人到老年都无法获得爵位,本身的治理能力就不太足。
没有爵位,自然就更加难有威望。
没有威望,就无法让众人信服。
单靠年长者的身份调解解纷,往往收效甚微。
里正的选拔需要避开丁口,也就是十八岁到六十岁的服役窗口期。
这个年代,好好活到六十,都是很不容易的。
六十岁以后的老人,本身就面临体力下降,精力衰退的问题,
更何况还要承担巡查里内、追捕逃犯、传递紧急文书等事务。
而且,无爵位甚至低爵位者是不能坐车的,延误紧急文书的传递更频繁。
导致基层行事效率极其低下。
另外,如果本里有贫困户或者逃亡者欠缴赋税,里正是需要帮忙暂时垫付的。
组织徭役,还要筹备工具和粮食。
无爵位的年长者,多半都是家境贫穷之人,
根本无力垫付费用。
届时,要么逃亡,导致工作陷入停滞。
要么贿赂乡吏,加剧基层腐败。
不管是收缴赋税,登记户籍,征发徭役还是维护治安,任何一样没有做好,
首先追究的责任人就是里正。
要么罚款,要么追责,如果本里出现逃犯,甚至要被连坐。
而成为里正能得到的唯一好处,就是可以免除部分徭役。
既没有国家补贴的禄米,又没有上升的晋升渠道。
可以说,里正算是一份明显吃力不讨好的活计。
除了本身确实威望不错,能力也不错,甚至家资还要充沛的人家。
一般很难在里正的位置上坐得长久。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更何况这种情况,在大秦基层管理之中比比皆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爆歌一首接一首,你说你是练习生 我自黑暗向光明 臭山贼,朕怀孕了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渣男忘恩负义,嫡女重生送他下地狱 名义从挤走赵东来开始 至尊法王 双胞胎回归后,被全家团宠了 综影之苏绾绾的成神路 魔女的猎犬 刑侦:我听心声疯狂破案 开局尘歌壶,我在霍格沃兹当邪神 开局超S级天赋,我把求生当度假 司总真是爱惨了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 甜爆恋综,他们竟是青梅竹马! 快穿:万人迷作精大小姐她撩疯了 问道仙人 缘是同路人 重生60,靠赶山当上东北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