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49年,正月,建康。
正月初四,台城里的朱异死了。
他是生生被大家指责死的。
台城被围的这段时间以来,朱异的身份已经从炙手可热的二号首长,迅速滑落成千夫所指的国家罪人。上至皇帝和太子,下到最普通的守城士兵,都把他视为导致这次乱局的罪魁祸首。
坦率地说,这么大一个锅全让朱异来背也有点儿不公平,他毕竟只是个臣子,萧衍才是最后拍板的人。但作为皇帝身边最有影响力的大臣,朱异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只想着迎合取悦领导,无视各种风险隐患,眼睁睁看着萧衍做出一系列错误决策,责任也无可推卸。
回头来看,萧衍前段时间可谓昏招迭出,先是贪图侯景画的大饼,不惜跟东魏断交,结果北伐兵败,啥也没捞着;接着贪图好客之名收留和纵容侯景,养虎为患;之后又中了东魏的反间计,直接逼反了侯景;最要命的是,在明知侯景已经举旗造反之后,依旧迷之自信,行动迟缓,无视羊侃的平叛建议,最终导致了目前的被动局面。
而整个过程中,朱异一直在无原则地阿谀奉承,不仅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反倒不遗余力地吹捧领导,打压不同意见。从这个角度来说,误国这个罪名朱异是跑不掉的,再加上他平日里专权擅政,欺上瞒下,很多人早就看他不顺眼,所以这次把责任全扣到他头上也并不奇怪。
守城守得越艰难,众人心中的怨气就越大,大家又不敢埋怨皇帝,于是痛骂朱异就成了台城里的主旋律。不光其他人这样,太子萧纲甚至专门写了一篇《围城赋》,说他是朝堂里高冠厚履的豺狼蛇蜥,相当于指着朱异的鼻子骂了。
换做旁人的话,捅了这么大的篓子,就算皇帝不问罪,肯定也会自杀以谢天下,但朱异真是各方面都异于常人,包括脸皮的厚度,他在这种天天被人挫脊梁骨的氛围里愣是坚持了两个多月,直到过了年才生病挂掉。
消息传出来,大家都认为朱异死有余辜,只有萧衍的内心颇为伤感。回想朱异二十一岁入朝,已经在萧衍身边整整工作了四十六年,跟萧衍做皇帝的时间高度重合,纵然这次犯了天大的错误,也很难抹去两人之间深厚的君臣感情。
朱异这一生的确让人唏嘘,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文史五经、博弈书算、诗词杂艺,每一样都是当世顶尖的水平,很多前辈对他都毫不吝惜赞赏之辞,所谓“器宇弘深,神表峰峻;金山万丈,玉海千寻;十室所稀,千里之用”。萧衍对朱异也极其欣赏,很快就把他提拔为中书通事舍人,也就是自己的首席秘书,后来不论朱异的官职如何变化,秘书这个身份始终没变。
得到赏识之后,朱异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他办事干练,工作效率极高,比其他那些只会清谈不会做事的世家子弟要强上几百倍,因此深得萧衍的信任和倚重。由于萧衍后期一心向佛,懒得处理政事,索性就把朝政完全放手交给朱异来处理,这也逐渐造成了朱异一手遮天的局面。而且萧衍年纪大了之后,变得爱听奉承话,不喜欢听逆耳之言,在这种情况下,朱异为了讨好领导,开始事事都顺着萧衍的意思来,对上称赞皇帝英明神武,对下打压那些直言进谏的人,逐渐从能臣蜕变成了佞臣,最终酿成了今日的祸患。
人死债消,朱异就算有再多的不是,萧衍也不忍心追究了。朱异一生为官,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当上朝廷尚书,可惜至死都没能实现,因此萧衍破例追赠朱异为尚书右仆射,算是满足了老下属的平生夙愿。
之所以说是破例,是因为在朱异以前,尚书这种重要的实权岗位是从来不会用来追赠的,由此可见萧衍对朱异的看重。
此时的萧衍还不知道,短短几个月之后,他也要步老下属的后尘而去了。
没了朱异,大家只是少了个出气筒,守城工作还得继续。台城里其实也能远远地看到外面来了不少部队,估摸着应该是援军,但苦于被围得太严实,没办法跟外界建立联系。大家尝试过很多种办法,结果都失败了。太子萧纲甚至把敕书系在风筝上,亲自在太极殿前放飞,期望能落到援军那里,可惜没飞多远就被叛军给射了下来。
城里急,城外同样着急。这段时间里陆续还有新的援兵过来,包括湘东王萧绎的世子萧方等、竟陵太守王僧辩、高州(今广东省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刺史李迁仕、天门太守樊文皎等人。十几万大军堆在建康外围,对叛军已经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现在整个建康变成了一个大号的三层奶油蛋糕卷,里圈是台城,中圈是叛军,外圈是援军,而且援军的人数又是叛军的十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里应外合同时发难,侯景本事再大也撑不住。
无奈联军元帅柳仲礼受刺激之后性情大变,天天吃喝玩乐享受人生,绝口不提进攻二字,谁来劝都没用。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其他人也不敢擅自行动。
后来几个年轻的将领实在不能忍了,既然柳仲礼不下令,那咱们就去找皇上下旨。于是萧嗣派部下李朗潜入台城,去跟朝廷取得联系。
现在叛军主力都被侯景带到南边打架去了,台城的防守相对比较松懈,这就给了李朗可乘之机。他假装得罪主人萧嗣,挨了一顿鞭子之后跑到叛军那边诈降,号称是受了迫害过来避难的。叛军那边正是人手紧缺的时候,也没怀疑就把他留了下来。李朗混进叛军之后,找了个机会偷偷溜到台城下面,让守军把他拽上了城。
从李朗口中,台城里的人才第一次确认了外面援军的情况,朝廷内外高兴坏了,满城欢呼庆祝。萧衍当即把李朗升为直阁将军,让他回去催促众将赶紧出兵救驾,晚了就来不及了。
李朗不敢怠慢,趁着夜色又溜出台城,潜入钟山,之后在山里昼伏夜出兜大圈躲开叛军,走了好几天才回到援军大营,传达了朝廷的旨意。
有圣旨就好办,萧嗣、萧确、李迁仕、樊文皎、庄铁、羊鸦仁、柳敬礼等人也没跟柳仲礼打招呼,带着各自的兵马出其不意杀过秦淮河,突袭叛军的重要据点东府城(今南京市秦淮区通济门附近)。
其中庄铁就是之前投降侯景的那个历阳太守,他跟着侯景一路打进建康,本以为能轻松拿下台城,没想到羊侃守城太厉害,根本打不动,庄铁担心侯景失败,于是绕了一圈又投降了官军。后面关于他还有一些故事。
而柳敬礼是柳仲礼的弟弟,现在的职位是扶风太守,他也不太看得上柳仲礼的做法,因此也参加了这次行动。
东府城的位置在秦淮以北,青溪以东,既是南梁扬州的治所,也是建康东南方向最重要的一个卫城。东府城是平地建城,规模不如石头城大,周长只有三里多,但非常坚固,易守难攻,当初侯景也是费了好大力气才从南浦侯萧推手里抢下来,之后一直把这里当做囤积军粮的地方。
这段时间侯景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朱雀航跟石头城沿线,对东南方向的防守有些松懈,梁军多路并进,很轻松地就突破了秦淮河北岸的叛军防线,接着又推平了东府城外围的防御工事。
这一波作战非常成功,直接把东南方向的战线推进到秦淮北岸,同时也切断了东府城跟叛军主力之间的联系。众将安营扎寨之后,开始商讨下一步的策略,是集中兵力向东攻打东府城,还是向西去解台城之围。
这时候缺乏统一指挥的问题又凸显出来,其他人都觉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应该把东府城彻底打下来再说,但李迁仕认为皇上和太子现在正望眼欲穿等援军过去,而且难得台城外面守备空虚,趁此机会先去解围才是正道。功高莫过于救驾,放着收益最高的事情不做,费劲巴力地去攻城,怎么算怎么不划算。
眼看别人都不听他的,李迁仕自己武力值不够,又不敢单独出兵,便私下里撺掇樊文皎跟他一起走。樊文皎是个粗人,抗不住老同事一通忽悠,脑子一热就同意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迁仕、樊文皎,以及樊文皎的两个侄子樊毅和樊猛点齐五千精锐,脱离大部队独自向北进发。
之所以要向北走,是因为他们现在虽然过了秦淮,但跟建康都城之间还隔了一条青溪,要过去的话必须先过河。
青溪最早叫东渠,是建康都城东边一条人工开凿的南北走向的水道。当年建康初建的时候,因为西边有长江,北边有玄武湖,南边有秦淮河,只有东边是一片平地,无险可守,于是就开凿出一条水道作为要隘,取名为东渠,遇有战事的时候,就在东渠沿岸设置栅栏作为东侧的防线。
后来为了让建康城更符合四象之说,也就是东青龙、西白虎(石头山)、南朱雀(秦淮河,上有朱雀航)、北玄武(玄武湖),逐渐将东渠改称为青溪。
建成后的青溪规模很大,宽五丈、深八尺,回肠九曲,连绵十里,上面共建有七座桥,从南向北分别是青溪大桥、青溪中桥、募士桥、鸡鸣桥、尹桥、菰首桥和东门桥。
现在青溪西侧是叛军的地盘,先过河再北上会比较被动,所以李迁仕和樊文皎领兵沿着青溪东岸一路向北,打算从北边的菰首桥过河。菰首桥正对建康都城的建阳门,再往西不远就是台城,从这里插过去效率最高。
青溪东岸,尤其是各个桥的桥头也有叛军在驻守,但人数都不多。樊家叔侄世代为将,打仗都很厉害,再加上立功心切,一路开启了平推模式,没费太大力气就杀到了菰首桥附近。
没想到在菰首桥的东面,他们中了埋伏。
设伏的是侯景的心腹将领宋子仙。
宋子仙算是侯景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深得侯景的信任。侯景本人出兵打仗的时候,后方的管理工作通常都交给宋子仙全权负责,上次打萧纶的时候是这样,这次对抗柳仲礼也是这样。而宋子仙本人的能力也不错,他得知有一股梁军离开大部队孤军深入的消息之后,立刻把后方的叛军人马组织起来,在菰首桥的东侧设好了包围圈。
李迁仕和樊文皎等人一路顺风顺水,以为叛军都吓破胆不敢迎战了,思想上有些轻敌。等他们到了菰首桥东正准备过河的时候,突然伏兵四起,上万叛军从四面八方冲过来,把梁军围了个严严实实。
樊文皎等人开始还没太在意,带领部下摆开阵势迎战,没想到这次过来的叛军战斗力都很强,在宋子仙的指挥下发起了持续不断的车轮战。
这场战斗非常激烈,从白天一直打到晚上,樊猛大杀四方,表现极其出彩,无奈官军这边人数不占优势,又没有办法休息,打了一天之后,渐渐开始支撑不住了。
李迁仕和樊文皎开始还盼着能有其他部队过来救他们,没想到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愣是没有一个援兵过来。他们一看不行,再打下去就要全军覆没了,只好决定冒死突围往回跑。
最终樊文皎在突围的过程中战死,李迁仕、樊毅和樊猛总算拼死跑了回来。
经此一战,李迁仕和樊氏兄弟的积极性大受打击,从此开始混日子,不想再跟这帮没义气的人一起玩了。其他人看到这几个出头鸟落得如此下场,也不敢再唱高调。
结果就是大家都开始顾及自己的得失,都选择按兵不动,别说去救援台城,连攻打边上东府城的事儿也没人提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后成了全网梦中情O 官途:扶摇直上 人在异界有系统,仙帝求我办假证 神算小萌妃超凶哒 [快穿]小狐狸每天都在救赎路上顽强作死 这个世界有问题 软饭硬吃,七零糙汉被撩麻 洪荒:开局黑化,我通天誓不做怨种! 穿越:成为魏武大反派,发扬遗风 官运鸿途 公主你别怂 凤耀天下 穿书七零之独宠漂亮小炮灰 山精野怪谈恋爱 重生后疯批白月光总想占有我 [穿书]霸总他对我欲罢不能 崽只想在变形记娃综抓大佬 [快穿]黑化男神太宠我怎么破 穿回大周做首相 异能世界,我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