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铁路影响到东非西北部区域,在东非属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工农业产量都比较有限,且海运竞争力更强。就像当地的林业资源,背靠刚果雨林极其丰富,可木材作为大宗货物出口走海运显然更合适。
东非西海岸经济和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也就是前世的安哥拉地区,他们本身的商品出口,目前也以海运为主,而且从这里出发,经北非铁路出口并不比海运便利多少。
拉腊中校说道:“对于西班牙未来和东非的商业活动,依旧会以东非的西海岸为主,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北非铁路的影响。”
“再说这也不是我们现在应该关心的问题,不推翻共和政府,后续西班牙的命运也和我们无关,所以现在只要东非能够给我们提供实际的支持,那就再好不过。”
“我反正不在意意大利人给我们提供的援助物资,来自他们本国生产还是从东非采购,如果是后者,那反而对我们更有利,毕竟东非的商品质量总比意大利好的多。”
在1936年,意大利制造本身就带有“廉价”、“低劣”和“山寨”等标签,因此不怪拉腊中校一个西班牙人都看不上意大利货。
诚然在这个阶段,西班牙的工业甚至还不如意大利,可意大利工业完全超过西班牙也没有多少年。
同时,西班牙本国工业不行,他们的商品选择却很多,旁边就是法国,距离英国也不远,美国,东非,德国的商品在西班牙也十分常见,意大利商品和这些工业强国对比,完全没有优势。
前世意大利的商品品牌价值提升,都要等到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了,并且在20世纪末彻底巩固其在奢侈品和高端定制领域的地位,人们对意大利商品的形象才和“奢侈”,“高端”,“艺术”彻底挂钩。
但是当下,先不说意大利糟糕的工业水平,导致其商品质量严重参差不齐,就是意大利这个词汇本身在国际上都带有严重的负面色彩,从而影响民众对意大利商品的印象。
意大利工业化的时间晚于主流工业强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也较为落后。出口的商品多以纺织品、廉价玩具、玻璃制品等轻工业和农产品为主。意大利商品价格低廉,质量不稳定,设计上也很粗糙,无法支撑起高端形象。
贝尼托执政后,随着意大利统一,建设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意大利工业才有了一定的“喘息”机会,贝尼托政府通过保护性政策,从而扶持本国工业企业的发展。
但是,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时间短的原因,现在意大利依旧摆脱不了“穷人帝国主义”这个名头,和日本一样,在列强中属于垫底的存在。
现在“山寨强国”的名头,也被意大利牢牢戴在头上,19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这个标签是德国,20世纪初则是东非,但是到了二十年代以后,东非和德国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了品牌形象。
这个帽子的主要竞争者自然就会传递到其他国家头上,有力竞争者就是意大利,苏联和日本等几个国家。
但是苏联的工业水平虽然相对落后,它们本身出口量少,且用料扎实,商品只能说比较粗糙,而且苏联因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他们本身没有意大利擅长抄袭,制造“假货”。
在欧洲,意大利商品因为具备市场流动性,所以抄袭其他老牌工业强国的商品,造假品牌,因此比较“流行”。
这也和意大利的经济组织模式有很大关系,意大利的特点就是劳动力极其充足,因此意大利有很多家庭式作坊,这些家庭式作坊生产的商品本来就很难有质量保证,缺乏监管。
至于说日本,说难听点,他们的商品在西方国家看来,和“破烂”没有太大差别,完全没有竞争力,也就是在亚洲有销路。
这是现在意大利工业和品牌的巨大劣势,而意大利人为什么又加强了这一印象,则是得益于意大利庞大的海外移民群体。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移民大量涌向美洲和欧洲各国地。
他们往往社会地位低下,随身携带的意大利商品也加深了其“廉价”和“低端”的印象。
现在意大利的海外形象实际上比前世还要恶劣,导致这个原因的根源,则是本时空里意大利统一时间更晚,而没有一个强大“母国”作为支撑,意大利移民在海外很难得到尊重。
这一点可以参考德意志人,自普法战争后,德国实现了初步统一,海外德意志人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当时,东非对外交流中都喜欢打着“德国”的名头,从而占到一些便宜。
而东非崛起后,德意志人在世界上的声望更是得到了加大加强,就比如许多人天然把德意志人擅长发发展工业和科技划等号,勤劳严谨成为德意志人的普遍标签,德语成为能和英语抗衡的世界性语言等等。
反观意大利,在贝尼托之前,可以说意大利人在海外就是一群不受待见的底层群体。
在美国,因为黑手党等组织,意大利人整个群体都被贴上了“天生犯罪”或“暴力倾向”的标签。
来自意大利南部的移民大多贫困、教育程度低,从事着最艰苦、最低薪的劳动,如铁路建筑、挖渠、工厂工人,他们聚居在拥挤的“小意大利”社区,被主流社会视为无法同化的“他者”。
而且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也和美国人格格不入,就比如意大利人喜欢喧哗,重视家庭,宗教信仰,还有他们独特的饮食文化。
最后这一点,放在东非就不会发生,因为东非反而和意大利有不少共同点,当然,移民东非的意大利人,早就被同化掉了,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毕竟东非政府可不允许意大利移民像在美国一样,拥有独立的社区。
在南美,以前意大利人也很不受待见,许多意大利人在种植园或农场从事近乎奴隶制的苦役,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他们被看作是可消耗的劳动力,或者是用来“漂白”人口的工具。
在欧洲,主要是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意大利人同样被视为廉价的、愿意从事肮脏危险工作的劳动力,经常因抢走本地人的工作而遭到敌视。
总而言之,现在意大利移民本身就和廉价,素质低,危险人群等挂钩,意大利统一后,南美各国对意大利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扭转,毕竟统一的意大利对于南美诸国来说,也是强国和大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灿烂涅槃 无限诸天:从获得史蒂夫面板开始 战锤:开局一条狗 风禾尽起 精神科医生神经了 亡国公主的糖水铺子 不驯 疯心难救 病美人她超强[穿书] 华娱是如何炼成的 玄幻:我,反派宗主打压气运之子 创世纪星传之星帝崛起 归月 镇世魔尊 婚后暧昧 医道留香 低俗电影 草芥王妃 野夏燎原 霍总的小甜O又软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