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不久前的骠骑军商县之中……
诸葛亮,那个曾经一度称蔡瑁为『蔡公』的年轻人,额,现在虽然也偶尔还是这么称呼,但是其中的意味却已经大不相同了。
在商县,诸葛亮找到了他,侃侃而谈,语气平和,却字字句句都敲打在他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蔡公……』诸葛亮的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看透了蔡瑁所有的心思,『曹子孝焚蔡洲,意在绝蔡氏。此乃蔡氏之大恨也。曹军做出如此天人共愤之举,此仇不报……公若甘心就此沉沦,则蔡氏百年基业,尽付诸东流矣……』
蔡瑁当时就想要一巴掌扇过去!
蔡洲被焚,难道不是你小子引曹军来的么?
只不过蔡瑁心中也清楚,这事情也不能完全算是诸葛亮的责任。
他当时自以为是……
不过想是这么想,气势上不能弱,蔡瑁反驳说道:『孔明何必危言耸听?昔日曹氏挟天子令而来,我蔡氏……算了,这陈年旧事就不提了!现如今骠骑将军,虽雄踞关中,然其新政……恐非士族之福。』
蔡瑁这话说的,多少是有些底气不足。
斐潜的《告天下士民书》,他早已通过各种渠道知晓其内容,那『均田亩、废察举、兴考功』等条款,如同利刃,直指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命脉。
如果说在曹操那边无法得到『视同』的优待,又没办法在斐潜这里积累战功,获取勋田……
那么将来蔡氏还能有什么好?
诸葛亮微微一笑,并不直接反驳,而是话锋一转:『蔡公可知,为何曹仁不惜焚毁蔡洲?非因公兵力强盛,实因蔡氏在荆州士林民间,仍有潜在之望。曹氏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势大,然其根基在北,于荆州实乃无根之木。主公兴仁义之师,布新政于天下,所重者,乃民心也。蔡公若能趁此良机,重返荆州,振臂一呼,联络旧部,于曹军后方掀起波澜……待王师南下,荆州光复之日,蔡公便是首功。届时,不仅蔡氏可重振声威,于新政之中,亦未必不能寻得立足之地。主公用人,重实绩而轻门第,寒门之士,皆得重用,何况蔡公这等州郡名族乎?』
蔡瑁听了,不由得心中发寒。
他明白诸葛亮是什么意思……
如果蔡氏,或者说蔡瑁不豁出去,那么荆州就没有『寒门』了么?
就像是当年蔡氏蒯氏等人可以把持的地方权柄,那么将来斐潜入主荆州之后,就找不到新的人来顶替?
比如蔡瑁眼前的诸葛亮……
到时候蔡氏可就真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立足之地?』蔡瑁咀嚼着这四个字,脸上露出一丝痛苦之色,『只怕均田令下,就算得回蔡洲,亦是田亩尽失,如同那举孝廉之辈,仕途断绝吧?』
蔡瑁没有找诸葛亮要什么『保证』,或是什么『承诺』,因为诸葛亮只是将军府从事,既不是『主事』,也不是『令君』,更谈不上替斐潜给出什么条件了。
关键是诸葛亮也清楚蔡瑁知晓这一点,所以自然也是很温和,甚至是随意的笑了笑……
蔡瑁笑不出来。
他想起了他在荆州,包括襄阳的产业,那是蔡氏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如果真的完全弃之不顾,从头开始……
蔡瑁舍不得。
同样的,诸葛亮也知道蔡氏舍不得。
所以蔡瑁除了一搏之外,别无他选。
诸葛亮看着蔡瑁,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蔡公!骠骑大将军新政,虽有更张,然意在破除积弊,富国强兵。譬如均田,虽抑兼并,却亦给士族留有定额田产,非尽夺之;譬如考功,虽废察举,却开寒门进取之途,士族子弟若有真才实学,何惧与寒门同场较技?此乃大势所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蔡公乃明智之人,岂能因小利而失大节,因守旧而弃新生?』
蔡瑁沉默了。
诸葛亮的话,像一把冰冷的刀子,剖开了他内心遮掩的外衣,裸露出恐惧和犹豫来。
曹操确实靠不住。
事实已经证明了。
那么,斐潜就能靠得住?
曹操之前说是保蔡氏荣华富贵,养老无忧,可是这才过了多久,就变了主意,说是要让蔡氏再缴纳钱粮,出人出力。蔡氏蔡瑁咬着牙给了,原想着之前都给了,沉没成本太大,结果呢?没多久,曹氏又是伸手要钱要粮要人!
然后,斐潜的新政,虽然严苛,可从斐潜到关中之后,大方向上就甚少有『朝令夕改』的情况,就算是吕布在西域闹腾,也依旧保了一条命,比起曹仁直接烧了蔡洲……
好吧,至少是好一点。
那一天,烧掉的不仅是蔡洲的房舍庄园,更是他蔡瑁对曹操残存的幻想。
而斐潜这里,至少军功就是军功,若是真能获得『首功』,自然也就有『立足之地』了。
在家族存亡的关头,这点可能性,就像溺水之人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点出了他内心深处一丝连自己都不太愿意承认的念头,蔡氏昔日在荆州经营数代,枝繁叶茂,岂能真的甘心就此沉沦,完全舍弃?他蔡瑁,当年也曾是手握荆州水军,与刘表共治荆襄的风云人物啊!那种呼风唤雨的感觉,虽然短暂,却令人难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虚拟网游之救赎 极品陌陌达 番外:武家萝莉好种田 穿越之只爱狼王 去神仙界装逼 盛世共欢颜——爱妃哪里逃 极风之诗 废材王爷之炼界 影视大时代 逃亡犯报告 诡眼记者 恶魔之愿 我的韩国前女友 铁血帝王在末世 幻武系统 网游之毒步江湖 妖灵怪谈 重生之最强魔神 重生之悠闲 天狼妖道